序号 | 任务 |
1 | 制定华北各解放区经济建设方针 |
2 | 审查、管理、调剂华北各解放区生产、贸易、金融计划和财政预算 |
3 | 领导对敌经济斗争 |
4 | 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
5 | 审定各解放区人民负担和脱离生产人数 |
材料
天顺年间 (1457—1464年) | 山东滨州知州何淡 | 取《吕氏乡约》救人,“每乡慎选老人亲为演说大义,使训其闾里,按季稽考” |
嘉靖元年(1522年) | 文登知县杨镛 | 申明乡约,“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 |
万历年间 (1573—1620年) | 阳信知县张志芳 | “置乡约所宣读圣谕,自为注疏千言,人情王法天道备极精详,刊布里社。初二、十六日亲临讲解,化美俗淳,邑无争讼” |
——摘编自秦海滢《明代山东乡约与社会教化》
材料 一部中国税史,其实就是一部土地制度史,充斥着土地争夺、疆域开拓的沧桑,揭示出税制变迁的历程。赋税制度,从无到有,从简到繁,逐步变革。但闪烁其中的是一条鲜明的主线,即中国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遥相辉映,密切关联在一起。
——摘编自蔡昌著《中国税史》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围绕“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一 到1894年为止,德国先后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俄国等签订贸易条约。德国降低农产品的进口税,换取其他国家降低针对德国工业产品的关税藩篱。德国实行“双重关税体系”:“自动关税”适用于还未与德国缔结贸易条约以及没有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协定关税”则适用于已经与德国签订了贸易条约的国家。而通过贸易条约“协定”的关税明显要低于“自动”的关税。
——摘编自邢来顺《工业化冲击下的德意志帝国对外贸易及其政策》
材料二 1957年3月,联邦德国与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同签署《罗马条约》,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至1969年底的12年过渡期内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进口限额,并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关税率和贸易政策。1968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提前一年半全部取消了关税和贸易限额,对外实现共同关税率。据统计,1958—1970年,共同体出口贸易增长2.77倍,而同期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分别增长1.39倍和1.64倍。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 抗日战争当作一个历史阶段来说,已经过去了……八年来我们和蒋介石调了一个位置:以前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时期,我们在敌后,他上了山。现在他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但是,在人民中间,主要是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中间,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蒋介石,存在着对于国民党和美国的幻想,蒋介石也在努力散布这种幻想。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曾经有个美国人向我说:“你们要听一听赫尔利的话,派几个人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我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这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他说:“第一,美国人会骂你们;第二,美国人要给蒋介石撑腰。”我说:“……现在我们有的是小米加步枪,你们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愿撑多久就撑多久。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