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次数 | 斜面的倾斜程度 | 小车重量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有用功W有/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10 | 0.1 | 3 | 1 | 1 | 3 | 33% |
2 | 较陡 | 10 | 0.2 | 4 | 1 | |||
3 | 最陡 | 10 | 0.4 | 6 | 1 | 4 | 6 | 66.7% |
所测数据记录在表中:
动力 | 阻力 | ||||
0.2 | 0.02 | 0.1 | 0.04 | 0.004 | 0.004 |
记录并分析数据后,小宁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慈得出结论: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到底谁的结论正确呢?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____。(填字母代号)
装置 | 甲 | 乙 | 丙 |
钩码重/N | 2 | 2 | 4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0.1 | 0.1 | 0.1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5 | 1.0 | 1.7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0.2 | 0.3 | 0.3 |
机械效率n | 66.7% | 待填 | 78.4% |
、
低头角度θ/度 | 0 | 15 | 30 | 45 | 60 |
细线拉力F/N | 0 | 7.3 | 14.0 | 20.2 | 25.0 |
【作出猜想】
套筒是否被“锁住”可能与所挂物体距竖杆的距离有关。
【验证猜想】
移动钩码悬挂位置,并记录套筒被锁住时钩码离竖杆的最小距离,实验现象及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钩码个数 | 4 | 4 | 4 | ▲ |
钩码距竖杆距离/ | 5 | 8 | 13 | 15 |
实验现象 | 快速滑落 | 慢慢滑落 | 刚好滑落 | 紧紧锁住 |
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当横杆上所挂物重相同时,钩码距竖杆距离越近越(填“容易”或“不容易”)锁住。
图丁中套筒及横杆相当于一个杠杆。当套筒被锁住时,A为支点,为动力臂,为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和一定时,越大,套筒上B点受到竖杆的支持力就越(填“大”或“小”),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套筒对竖杆的压力也越大。分析套筒的受力可知:最终阻碍套筒下滑,将它“锁住”的是套筒和竖杆之间的摩擦力。
①用刻度尺测出工艺品长度 , 如图乙所示。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住A端,B端用细线悬挂,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 .
③交换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位置,再次平衡时工艺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 .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