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力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 , 则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 | 物重 | 钩码上升高度 | 动力 |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0.5 | 4 | 0.1 | 2 | 0.3 | 66.7 |
5 | 1 | 4 | 0.1 | 1.6 | 0.5 | ① |
(1)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为;
(2)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3)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是用小明收集到的第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这句话是错误的;若第5组实验时,钩码上升的时间为3s,则第5组实验过程中克服摩擦及绳重做功的功率为W。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4)在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上升比较困难,可以使弹簧测力计拉着绳子末端静止时读数,他的观点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这样算得的机械效率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是因为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学生 | 实验序号 | 学生的质量(千克) | 楼梯的高度(米) | 登梯做的功(焦耳) | 所用的时间(秒) |
甲 | 1 | 50 | 3 | 1500 | 5 |
2 | 50 | 3 | 1500 | 8 | |
乙 | 3 | 54 | 6 | 12 | |
4 | 54 | 3 | 1620 | 5 |
(1)第3次实验乙同学做的功J。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栏目是;
(4)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学生是(选填“甲”或“乙”)。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写出一个)。
(1)三次实验应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
(3)进行图丙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由此可推断A、B两球的质量关系是:mAmB , 与乙图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为了实验安全,需改进丙图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可行的方法是(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B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4)善于动脑的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