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物质的比热 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7-12-15 浏览次数:2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

    A . 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B . 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C . 水比沙子吸收的热量少 D . 水比沙子的温度变化大
  • 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 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 . 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 . 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 3. 广阔无垠的沙漠上有浅色的沙子,黑色的石头,小片草地和位于草地上的一池湖水,白天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的最高的是(    )

    A . 小片草地 B . 黑色的石头 C . 浅色的沙子 D . 一池湖水
  • 4. (2017七上·乐清期中) 在“比较水与砂石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砂石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砂石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砂石吸热能力较强 B .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 实验中,将砂石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大
  • 5. (2017·湖州竞赛)

    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下面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酒精灯里的酒精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 B . 烧杯中的水和煤油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 C . 需要控制酒精灯加热时间相等 D . 水和煤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
  • 6.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关系不大的是(    )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 7. 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

    A . 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 B . 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 . 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 D . 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
  • 8. 小明阅读了比热容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4.2×103J/(kg·℃)

    干泥土

    0.84×103J/(kg·℃)

    2.1×103J/(kg·℃)

    0.39×103J/(kg·℃)

    煤油

    2.1×103J/(kg·℃)

    0.13×103J/(kg·℃)

    水银

    0.14×103J/(kg·℃)

    砂石

    0.92×103J/(kg·℃)

    A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 .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 .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 9. 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 10. 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


    A . 密度大 B . 比热容大 C . 质量大 D . 蒸发吸热
  • 1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 . 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D . 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
  • 12.

     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末温高 B . 煤油的末温高 C . 水吸收的热量多 D . 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 13.

    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4—4—3是他根据记录数据绘成的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根据图可以判断(    )

    A .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 .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 .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 .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二、填空题
  • 14. 热量用Q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 15. (2017七上·台州期末)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漏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性质。

  • 16. 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kg20℃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

  • 17.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 18. 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

    请判断甲是 (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是 。

三、综合题
  • 19.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 (1) 实验中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 (2) 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Q

    3. (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 20.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 (1) 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 

    2. (2) 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的烧杯(填“水”或“牛奶”)温度下降得快些.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 21. (2017七上·杭州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实验如下: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相同时间,如图所示.

    1. (1) 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

    2. (2) 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加热的时间长些.

    3. (3) 此实验表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