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化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8-03-19 浏览次数:29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下·广州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B .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 C .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 D .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
  • 2. (2024高一下·曲靖期末) 在置于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14CO3溶液,再给予瞬时光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C3和C5 B .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不能合成ATP和[H] C . 瞬时光照后,(CH2O)出现放射性比C3化合物早 D . 光照瞬间,C3含量迅速增加而C5含量迅速减少
  • 3. (2019高三上·丽水月考) 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 . 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 C . 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D . 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 4. (2018·化州模拟)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A . B . C . D .
  • 5. (2018·化州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利用蓝藻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在滤纸条上第二条色素带(自上而下)呈黄色 B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如果计数之前试管中的培养液没有摇匀,统计结果就偏小 C .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要用清水冲洗两次 D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的三次观察,都是在低倍镜下
  • 6. (2018·化州模拟) 研究发现果蝇有一种储存及利用能量的基因(Indy基因),该基因变异后,可以对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进行限制,即让果蝇的细胞节食,进而使果蝇的寿命明显的延长。而人类有着和果蝇类似的DNA序列。关于上述研究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体内细胞将不再衰老 B . 对Indy基因进行诱变,一定可以使果蝇寿命明显延长 C . 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能限制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 D . 人类有可能研制出一种既能延长寿命又能控制体重的药物
二、非选择题
  • 7. (2018·化州模拟) 研究人员从发菜藻体中分离发菜细胞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下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溶解氧变化,再计算该时间段内发菜细胞的光合产氧速率或呼吸耗氧速率,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需测定
    2. (2) 发菜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 (3) 如图甲,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应为℃左右,理由是
    4. (4) 图乙结果表明发菜细胞对(酸性、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5. (5) 如图乙,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pH约为7.0左右,此pH下若在适应光照强度下持续培养10小时后转入暗室继续培养至24小时,可积累葡萄糖mg(保留一位小数)。
  • 8. (2018·化州模拟) 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见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由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
    2. (2) 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预测结果及结论:

  • 9. (2018·化州模拟) 果园中的蚜虫是果树的主要害虫,其以刺吸式的口器从果树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果树产量下降。此外,果园中的有害生物还有田鼠等。为了防止果树的减产,果农常采用喷洒农药、引入天敌等措施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
    1. (1) 蚜虫与果树的种间关系是。适当引入果树害虫的天敌,可使果园中蚜虫的环境容纳量减小,果树害虫的天敌与害虫的种间关系是
    2. (2) 为了解农药的杀虫效果,喷施农药前后,果农想了解蚜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控制虫害的目的是
    3. (3) 为更好地控制蚜虫,果农还同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蚜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蚜虫种群正常的,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降低。与使用农药防治相比,生物防治能(填“加快”或“延缓”)蚜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的增加。
    4. (4) 果园中某种果树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田鼠与其天敌的行为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被捕食,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田鼠与跑得快的天敌都得以生存,这种共同进化现象的本质是
  • 10. (2018·化州模拟) 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3/4。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时摩尔根之所以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写出两条)。亲代那只白眼雄蝇的出现最可能是的结果。
    2. (2) 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且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合当时实际分析,该测交方案应该是让F1中的果蝇与果蝇交配。
    3. (3) 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有人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2)。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两种假设是否成立(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杂交方案:选用为亲本进行杂交。

      预测结果与结论:

      如果子一代 ,则假设1成立;

      如果子一代,则假设2成立。

  • 11. (2018·化州模拟)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 (2) 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3. (3)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
    4. (4) 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5. (5)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6. (6) 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7. (7) 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