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五区县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2-26 浏览次数:1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危险品易危害人类,应禁止生产 B . 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C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NO3是挥发性一元酸 B . 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 . 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 . 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FeCl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B . 硅是半导体材料,纯净的硅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 . 浓硫酸能干燥氯气,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 4. 已知某离子反应为:8Fe2++NO3-+10H+=NH4++8Fe3++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Fe2+为还原剂,NO3-被还原 B . 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8 mol C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 . 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 Fe2+-e-=Fe3+
  • 5.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    )
    A . HR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B . 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 C . 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 . 室温时,0.01 mol·L-1的HR溶液pH=4
  •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 . NaHCO3的水解反应:HCO3-+H2O CO32-+H3O+ C . 铁和稀HNO3反应后溶液pH=1:3Fe+8H++2NO3-=3Fe2++2NO↑+4H2O D . 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 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2 mol NO和2 mol O2混合,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 B . 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C . 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D . 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
  • 8.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B . 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NH3 C . 用图3制备并检验H2的可燃性 D . 用图4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 9.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结果∆H偏小 B .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应先将溶液用稀硝酸酸化 C . 滴定管在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待装标准溶液润洗 D . 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鉴别
  • 10.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HCO3-(aq)+H+(aq)=CO2(g)+H2O(l) 为放热反应 B . CO32-(aq)+2H+(aq)=CO2(g)+H2O(l)  ∆H=(∆H1+∆H2+∆H3) C . ∆H1>∆H2     ∆H2<∆H3 D . H2CO3(aq)=CO2(g)+H2O(l),若使用催化剂,则∆H3变小
  •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有Na+

    B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Ksp[Al(OH)3]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HCO3-结合H+的能力比CO32-的强

    D

    用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

    存在可逆过程:

    Fe3++Ag Fe2++Ag+ , 且溶解度AgCl<Ag2SO4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常温下SiO2(s)+2C(s)=Si(s)+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 . 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 不变 C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 D . 如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13. 具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可用电解法制取:Fe+2H2O+2OH- FeO42-+3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c(OH-)增大 B . Na+由阴极室移向阳极室 C . 阴极反应式:2H2O+2e-=H2↑+2OH- D . 电解过程中,当消耗1 mol OH-时,同时生成33.6 L H2
  • 14. 工业上用Fe2(SO4)3酸性溶液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溶液的pH:①>②>③ B . 整个过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C . 溶液②转化为溶液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Fe2++O2=4Fe3++2H2O D . 向②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血红色
  • 15. 向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0.3 mol Z和一定量的Y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 mol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 3Z(g) ∆H<0 C . 若t0=0,t1=10 s,则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3 mol/(L·s) D . 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
  • 16. 常温下,现向5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05 mol·L-1 NaOH溶液,得到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滴加过程中无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 )>c(NH )>c(H+)>c(OH-) B . 图中b、c、d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 C . b点后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NH3·H2O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 . pH=7时,溶液中c(H+)+c(Na+)+c(NH )=c(SO )+c(OH-)
二、<b >综合题</b>
  • 17.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Y、Z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由X与氢元素组成四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2和WY2都能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

      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由NaOH溶液分别滴入MgQ2、ZQ3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Mg和Z金属性的强弱

    3. (3) 自来水厂常用QY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QY2的浓度在0.10~0.80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QY2的浓度,步骤如下:

      操作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NaOH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操作Ⅱ:再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S4O62-+2I-)

      操作Ⅲ: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QY2的浓度是mg·L-1(精确到0.01)。

三、<b >填空题</b>
  • 18. 羰基硫(O=C=S)广泛存在于以煤为原料制备的各种化工原料气中,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化学产品质量下降和大气污染等。羰基硫的氢解和水解反应是两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其反应式分别为:

    ①氢解反应:COS(g)+H2(g) H2S(g)+CO(g)   ΔH1=+7 kJ·mol-1

    ②水解反应:COS(g)+H2O(g)  H2S(g)+CO2(g)  ΔH2=-35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 H2(g)+CO2(g)  ΔH3 , 则ΔH3
    2. (2) 水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减小容器的体积,则逆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S的转化率
    3. (3) COS氢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具有如下的关系式 (a、b均为常数)

      ①如图能表示COS的氢解反应的直线为

      ②一定条件下,催化剂Ⅰ和Ⅱ对COS氢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如下: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a 的数值

      b的数值

      催化剂Ⅰ

      t

      a1

      b1

      催化剂Ⅱ

      2t

      a2

      b2

      则a1a2 (填“>”、“<”、“=”)。

    4. (4) 某温度下,维持体系体积恒定,物质的量分别为m、n的COS蒸气和H2发生氢解反应。已知COS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m、n、α等符号表示)。
  • 19. 磷尾矿难溶于水,主要含Ca5(PO4)3F和CaCO3·MgCO3。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用磷尾矿制备CaCO3、Mg(OH)2、P4和CO的方案,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磷精矿[Ca5(PO4)3F]分解温度(填“高于”、“低于” )950℃;
    2. (2) NH4NO3溶液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的原因是,第一次浸取液用NH4NO3而不用的(NH4)2SO4原因是
    3. (3) 磷精矿与SiO2、C发生反应时被还原的物质是
    4. (4) 其产物CO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综合应用,现以CO、H2O、熔融Na2O组成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Na+(填写“石墨Ⅰ”或“石墨Ⅱ”)移动。

    5. (5) CO也可由甲酸(HCOOH)制取,甲酸是易溶于水的一元弱酸。

      ①常温下关于1 L 0.1 mol·L-1 HCOONa溶液,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H+)·c(OH-)=1×10-14

      b.c(H+)+c(HCOOH)=c(OH-)

      c.c(Na+)=c(HCOOH)+c(HCOO-)

      d.c(Na+)>c(H+)>c(HCOO-)>c(OH-)

      ②向1 L 0.1 mol·L-1 HCOONa溶液中加水稀释后,c(HCOOH)·c(OH-)的数值(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b >实验题</b>
  • 20.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Na2S2O3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工业制备Na2S2O3的反应为: S(s)+Na2SO3(aq) Na2S2O3(aq),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CO3 、Na2SO3和Na2SO4。实验室拟用如下实验装置在C中制备Na2S2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C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浑浊,后又澄清,生成的浑浊物质化学式为
    2. (2) 装置B的作用为;为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
    3. (3) 为了验证固体硫代硫酸钠工业产品中含有碳酸钠,选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填装置的字母代号),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②能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的实验现象是

    4. (4) 若要检验固体硫代硫酸钠工业产品中含有Na2SO3 , 需先加水配成稀溶液,再依次加入的试剂为和品红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