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10 游褒禅山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3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zhǒnɡ)   语(fàn)    退避三(shě)   懈(dài) B . (shèn)    封(shàn)   大不解(huò)   任(shènɡ) C . (miù)     然(yǎo)    由自取(jiù)   怪(ɡuī) D . 告(fù)      奖(bāo)    春秋实(huá)   渔(fǔ)
  • 2. 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火尚足以(明亮)也                        非(不寻常)之(景象) B . 于是余有(叹息、哀叹)焉                  其好游者不能(走到尽头)也 C . 以其乃华山之(山的北面)(命名)之也    何可(尽)道也哉 D . (弄错)其传而莫能(说清楚)者          比好游者尚不能(不及)十一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距洞百余步,有碑道     仆:倒下。 B . 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C . 往往有                 得:心得。 D . 又以夫古书之不存       悲:哀伤。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B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极夫游之乐也    此余之所 C . 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D .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音谬也
  • 6. 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 .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C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 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 7.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③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孰能讥之乎

    A . ①和②用法相同,③和④用法也相同 B . ①和②用法相同,③和④用法不同 C . ①和②用法不同,③和④用法相同 D . ①和②用法不同,③和④用法也不同
  • 8.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遂与之俱出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⑤/②③④/⑥ C . ①④/②③/⑤⑥ D . ①⑥/②③④⑤
  • 9. 下列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A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 . 此余之所得也
二、语言表达
  • 10. 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王安石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

  • 11. 根据上下文,补足句子,要求结构对称。

    早在一千年前,改革家王安石被宋神宗拜为丞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派反对,被罢了官。不久再度出山,恢复相位。他虽身处官场,但常生退隐之念,对事态看得颇为透彻。有一次,宋神宗于元宵节赐宴相国寺,观看优伶演出,出席的宾客都甚为欢欣,王安石触景生情,当即吟了一首小诗:“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说的虽是看戏的感想,揭示的却是人生大舞台的真相。演员在戏剧中,可以扮演富贵者,也可以扮演贫贱者;在现实生活的戏台上,富贵者也可能落魄到变穷,贫贱者也可能转而变富。正因如此,。这种超脱,这份情操,是值得世人学习的。(提示:可根据王安石人生经历进行补写)

  • 12.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你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两个句子,形象地揭示“力”与“物”这两个条件的作用。

    示例: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舍:房舍 B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     冢:坟墓 C . 有碑仆道,其文灭               漫:模糊 D . 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 . 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C . 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方破荆州,下江陵 D . 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况修短随化,终期
    3.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⑥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⑥
    4. (4)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 . 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 . 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之境,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C . 作者赞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浅尝辄止、浮泛不实的学风。 D .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

        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得到一种“异禾”,转送周公,周公遂作《嘉禾》一篇。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汉武帝元狩七年(前116)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③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抵抗北狄入侵,叔孙得臣取胜并俘获北狄国君侨如,遂更其子名为“侨如”。④荐:频仍,屡次。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的原因 B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相:相互 C . 农夫相与于野                      忭:喜乐 D . 客而告之                        属:劝酒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夫夷近,则游者众       ②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 . ①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②竞周容以为 C . ①丁卯大雨,三日止       ②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 . ①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②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3. (3) 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褒禅山记》的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 . 《游褒禅山记》选段中,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 . 《喜雨亭记》第二段中所写的那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建造的亭子也恰在此时完成,于是作者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 D . 《喜雨亭记》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用雨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结构谨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②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池州李使君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 , 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 , 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 . 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 . 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 . 之于上古                     参:检验。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温慎               举予人 B . 向者仆期足下之心     儿成,则可待乎 C . 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 . 能不亡失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思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 . 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 . 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 . 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 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已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②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是岁九月,宣宗即位,改元贞佑

        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必有奋命报国者。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遂能北破大敌。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于是上皆罢之。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B .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C .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D .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B . 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 . 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大臣上书奏事,为防止泄露,用皂囊封城。 D . 《易》即《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行信心系百姓。他建议依照旧例调换官吏以除民害,在适宜种麦的徐、邳两地,允许百姓用麦子充作粮税,均得到皇帝的采纳。 B . 张行信富有远见。胡沙虎贿赂权臣图谋复出,张行信多次上书皇帝,请求不要起用此人。皇帝对此不予理会,终为胡沙虎所杀。 C . 张行信重视人才。他认为战事兴起之后,难以得到合适的将帅,希望皇帝诏令重臣举荐人才,并厚待人才,这样就一定有人舍命报效国家。 D . 张行信心忧国事。皇上准备提升王守信、贾耐儿等将领的职务,但张行信认为这些人鄙俗无能,又不熟悉军事,不适合担任军队职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

      ②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