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10 过秦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同步...

更新时间:2018-02-27 浏览次数:38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之外    ②人生如 , 生命如水 B . 囊括四海之意                ②他们囊括了所有比赛项目的冠军 C . ①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②月色下的阡陌纵横交错 D . 粮而景从                  ②输了比赛,却了世界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开关敌                  ②将赛事截止至本月20日 B . 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②一句话就笑眯眯的刺中对方要害 C . ①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歌颂光明,鞭笞黑暗 D . ①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朝着花香与幸福的方向迁徙
  • 3. 下列划线词“制”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牙机巧 , 皆隐在尊中

    A .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衣则寒 B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C . 秦有余力而其弊 D .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其兵
  • 4. 下列划线词“固”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以怪之矣

    A . 临不测之渊以为 B . 沛公默然,曰:“不如也。” C . 知公子之还也 D .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5. 下列划线词“度”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至军中,公乃入

    A . 内立法 ,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B . 一年一秋风劲 C .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长絜大 D . 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
  • 6.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

    A . 然陈涉牖绳枢之子 B . 立法度,南取汉中 C . 八州而朝同列 D . 至尊而制六合
  • 7.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匈奴七百余里

    A . 逐北 B . 序八州而同列 C . 外连横而诸侯 D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秦族矣
  • 8.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媪长安君之位

    A . 会盟而谋 B . 天下之民 C . 黔首 D . 且夫天下非小
  • 9.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约从离衡 B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 . 蹑足行伍之间 D . 陈利兵而谁何
二、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1)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 . 粮而景从                     赢:担负。 B . 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 . 余威震于俗                   殊:特殊。 D . 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2.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锄耰棘矜,非铦钩戟长铩也         是余有叹焉 B . 然秦区区之地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 然后以六合家,崤函为宫           吾属皆且所虏 D . 非及向时士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B . 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 . 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 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师教之。父兄曰:“汝师之。”吾从而师之。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然甲令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士习由此而 , 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②硁硁:固执。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兄皆师教之        延:邀请 B . 弟子之所于师者      藉:借助 C . 士习由此而          偷:怠惰 D . 多闻,谓之三益    谅:原谅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不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事,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意。 B . 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提出自己从师的主张,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C . 自古以来,都有投师拜师之风,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作者对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了批判。 D . 在信的末尾,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表达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②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4. (4) 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池州李使君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 , 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 , 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 . 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 . 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 . 之于上古                     参:检验。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温慎               举予人 B . 向者仆期足下之心     儿成,则可待乎 C . 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 . 能不亡失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思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 . 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 . 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 . 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 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已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②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清)侯方域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衣。太保清节,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体不衣                     任:经受。 B . 仆之所谅未有厚资公子也     谅:相信。 C . 而足以光其袓父者           益:更加。 D . 闭户力学而行之             笃:忠诚。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公子又不仆为不肖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B . 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    去今之墓葬焉 C . 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    臣辛苦 D . 太保亦必含笑九泉          不幸吕师孟构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 . 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 . 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 . 本文“悉亊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 ”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②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5. (5)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公 子 之 家 昔 为 宰 相 今 为 秀 才 何 可 强 同 顾 舍 其 力 之 所 能 可 以 得 其 真 似 而 必 出 于 不 可 得 之 数 以 为 聊 似 其 外 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