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四 /第四单元 /13 张衡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同步...

更新时间:2018-02-25 浏览次数:3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pì)     州(è)       谈(chǐ)    西(lǒng) B . (hái)    蜍(chán)    党(yān)    动(zhé) C . (zhì)    越(yú)      小(zhuàn)  谏(fěng) D . 然(zù)     机(xuán)    机(sì)     言(chán)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尽心思 B . 公车特征拜郎中          公车:汉代官署名称 C .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讽议:对政事提出意见 D . 衡常思图身之事          图身:谋划自身进取
  •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B .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C . 衡少善属文 D .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于三辅,因入京师                秦时与臣 B . 中有柱,傍行八道                顷撰其遗文,为一集 C .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D . 衡乃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复举剑
  • 5.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 . 吾得兄事之 C . 且庸人尚羞之 D . 宁许以负秦曲
  •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此觉知 B .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 C . 精思傅会,十年成       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D . 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7.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下车 , 治威严。 B . 举孝廉不行 C . 寻其方面 , 乃知震之所在。 D .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二、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 (1)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天下平日久            承:连续 B . 所居之官积年不徙        辄:总是 C . 傍行八道,施关机        发:打开 D .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地里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机发吐丸,蟾蜍衔之 B . 精思傅会,十年成              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C . 妙尽璇机正                    衡常思图身 D . 再迁太史令                    又多豪右,共不轨
    3. (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记先叙其才,“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通五经,贯六艺”是其才能的集中体现。 B . 在叙其才后紧接着叙其德。“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脱俗的品格,“不行”“不就”“不应”表现他不慕荣利的德行。 C . 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这段文字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D . “阴知奸党名姓”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的政绩,寥寥几笔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廉吏形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蔡邕传

    范晔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归。闲居玩古,不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扬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酒食召邕者,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之前却不止。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1. (1) 对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闲居玩古,不当世        交:交接 B . 往而酒以酣焉            比:等到 C . 士大夫多救之,不能得    矜:夸奖 D . 汉世之事,谁与之        正:匡正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称疾归              ②邕莞然笑曰 B . ①其邻人有酒食召邕者  ②乐召我而有杀心 C . ①因请而裁琴          ②螳螂之前却不止 D . ①王公不长世乎        ②能久乎
    3. (3) 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蔡邕博才多学的一项是(    )

      ①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

      ③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  ④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⑤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  ⑥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⑥ C . ②③④ D . ②⑤⑥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 . 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因而成就了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 . 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称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 . 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同意。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②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③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 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 .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 .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 .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
      A . 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 . 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 .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 . 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②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 , 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也。”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注】①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

    (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B . 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C . 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D . 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B . 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 . 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 . 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 B . 王景崇曾怀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 C . 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 D . 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手下将要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②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