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重点班)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18-03-20 浏览次数:2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    )

    A . 孔子的“仁爱”思想 B . 老子的“无为”思想 C .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D .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 2.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韩非子 C . 董仲舒 D . 朱熹
  • 3.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可能阐述的思想是(  )
    A . “人伦者,天理也” B . “存天理,灭人欲” C . “知行合一” D . “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
  • 4.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 .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 .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 . 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 5.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
    A .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 6.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大害”者的人物是(  )
    A . 董仲舒 B . 顾炎武 C . 黄宗羲 D . 朱熹
  • 7.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 . 汉代儒学的主张 B . 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C . 陆王心学的思想 D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8. (2018高三上·佛山月考)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
    A . 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 . 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 C . 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 . 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 9. (2018高三上·佛山月考) 他不像智者们那样靠传授知识收取学费,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他的“精神助产术”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认为与其留下著作给后人看,还不如直接传授同时代的人们以知识,再由他们传给后世来得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学者是(  )
    A . 普罗泰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
  • 10. (2018高三上·佛山月考) 如图所示,图中的《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  )

    A . 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 B . 充满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C . 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 D . 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
  • 11. (2019高二上·白山月考)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
    A .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 12. (2017高二上·如东月考)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

    A .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 13.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 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 .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 为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 .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 14. (2021高二上·普洱开学考)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 .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 . 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 . 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 15.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
    A . 《巴黎圣母院》 B . 《安娜·卡列尼娜》 C . 《马拉之死》 D . 《蓝色的多瑙河》
  • 16.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  )
    A . 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 B . 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 C .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D . 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
  • 17.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对下面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

    ①此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绘画特色②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  )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现代主义 D . 印象派
  • 19.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见下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 .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 .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 20.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 .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 .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 .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 21.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 .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22.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 .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 23.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③
  • 24.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 . 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理论 C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D .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理论
  • 25.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 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26.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救亡图存 C . 实践民主共和 D . 反对专制统治
  • 27.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C .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 28.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 .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 29.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 . 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 . 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 . 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 . 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 30.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A . 经典力学 B . 进化论 C . 相对论 D . 量子论
  • 31.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A . 《时代》杂志的预言不准确 B .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 . 21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网络时代 D . 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 32.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④③
  • 33.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
    A .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 大力提倡自由争论 C . 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 D . 尽适用于文学艺术界
  • 34. (2018高一下·宁波期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 .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35.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②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③前不久,“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交会对接成功。

    ④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36.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 .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 .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D .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37.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
    A .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B . 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 . 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D . 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 38. (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 . 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 . 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 . 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 . 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 39. (2022高二下·鹤岗月考)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 . 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 .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 .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 40.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 .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 否定信仰上帝 C .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 挑战教会权威
二、材料分析题
  • 41.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号“饮冰室主人”,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1. (1) 请结合“人物速写”并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填数字序号即可。)
    2. (2) 分别概述这四组人物的派别及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 (3) 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 42.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了民生问题。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 (1) 阅读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 43.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

    材料二:他的音乐有如雾里看花,具有朦胧的意境,捕捉无定型的流动体(如云、风、气味等)运动时的瞬间印象,把他们用绝妙的音色、和声等表现出来。

    材料三:《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材料四: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回答:

    1. (1) 材料一的绘画作品属于哪一种绘画流派?这一绘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列举20世纪以来后印象派的一位著名画家及作品。
    2. (2) 材料二的“他”指的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这一音乐流派的名称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3. (3) 材料三的作品是谁的代表作?是哪一绘画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一绘画流派的特点是什么?
    4. (4) 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写出中国人民熟悉的一位法国文学家,列举其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