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基础复习: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更新时间:2018-03-29 浏览次数:255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17年3月12日,古老的罗马阿根廷剧院迎来中意文化碰撞的剧作一一京剧《浮士德》。不同于西洋歌剧,京剧《浮士德》短小精悍,剧情跌宕起伏,服装绚丽夺目,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得以淋漓展现。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演职团队两次返场谢幕,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③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16年4月12日,《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沙暴中,你们用胸膛为我们牧民筑起了挡风墙;风雪中,你们保护了我们的牛和羊;我受伤的时候,是你们汉族兄弟为我输的血……”2017年央视春晚《天山情》向全世界观众展现了一幅新疆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和谐画卷。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各地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4.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二十四节气”相当准确的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2000年来就—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表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5. 2016年5月24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分享交流会在贵阳某校成功举行。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做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6. 中华文化的传承若没有汉字将如何?从汉字博物馆、殷墟宗庙遗址、许慎文化园,到长城、国家博物馆,同出一源的汉字成为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里的基因密码。这表明汉字(  )

    ①是中华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特色突出

    ②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能够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③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着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

    ④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7. 2017年5月30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端午节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①③
  • 8.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它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材料说明(  )

    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由独特的作用

    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如同一部部石刻的史书,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有人说,奥运赛场上,对手就是成就一名运动员梦想的另一只手。是的,你和我,其实是不可分离的“辩证法”,有我就有你,你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也正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

    ④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
  • 10. 2016年9月4日晚,G20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不知让多少人对着西湖的夜色发出感慨,这台晚会融合中西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展现了世界文化经典。无论是越剧、芭蕾的经典表演,还是绚丽灯光、先进全息投影技术,无不表达了全人类弥合分歧、建立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材料表明“最忆是杭州”的成功(  )

    ①为中华文化的海外输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②使中华文化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③体现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得益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与西方直露表达不同的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①人的精神世界总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②中国人民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④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传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到今天,中医药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医药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④中医药见证了文化的源远流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3. 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

    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湖北以古琴台为代表的“知音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原始农耕祭祀文化为代表的“神农文化”,以土家族生活习俗为代表的“清江文化”等,都体现了湖北和谐文化的深厚底蕴,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登陆北京卫视,不仅仅是这个“芈”字夺人眼球,该剧中大量的生僻字更是引发网友热议。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也有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1. (1) 对于生僻字的争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 (2) 2015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确定:2016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在湖北枣阳汉城“开写”。这无疑给大家关注汉文字、领略汉文化魅力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遇。请你就此为当地制作两条富有文化意义的宣传广告,每条不超过16个字。
  • 17.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 (2) 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