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押题专练:专题三 酶与ATP

更新时间:2018-03-01 浏览次数:33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 . 线粒体的内膜 B . 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 C . 叶绿体基质 D . 线粒体基质
  • 2. (2016高三上·晋江期中) 下列有关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 . 细胞质基质在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ATP C .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D . ATP中的能量可能来源于光能,但不可能转化为光能
  • 3. 下列有关ATP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①②③⑥
  • 4. (2017高二下·启东期末) 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 B . 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多的是Ⅲ过程 C . 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D . 酶a~c催化的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 5. 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 . 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
  • 6.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B .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含量较多 C . 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相同 D .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7. 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代表酶,A、B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B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若B进一步水解可产生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 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b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 . 图乙中,若某温度X大于m小于n,则X温度下该酶的催化效率有可能与n相同 D . 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比较而言m比n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 8. 如图为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分解时释放或叶绿体利用光能时转换 B . 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间流通 C . 活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 D . 吸能反应一般①过程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②过程相联系
  • 9. (2018高三上·汕头月考)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 .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 . 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 .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 10. (2017高一下·南昌期中) 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14min内

    完全凝固

    1min内完

    全凝固

    1min内

    完全凝固

    15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B . 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 . 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 . 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
  • 11. (2016高二上·合川期中)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A一定是蛋白质,因为A是酶 B . 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C . 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 D . 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 12. (2017·宁德模拟) 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和ATP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 . 某些情况下溶酶体内所含的酶能破坏细胞自身结构 C . 生物合成ATP的能量只能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D .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13.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 .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 .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 14. (2015高三上·诸暨期末)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 . 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 . 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 . 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 15. (2015高三上·安庆期中) 萌发的种子中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 . 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C . 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D . 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 16. (2015高一上·衡水月考)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④⑤
  • 17. (2015高一上·锦州月考) 生产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品质,故生产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如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PPO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 . pH为8.4时,温度高于90℃,PPO的活性将进一步降低 C .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为80℃、pH控制为8.4 D . 温度相同,pH为7.8比8.4时该酶的酶促反应产物要少
  • 18. (2016高三下·漳州月考) 下表是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情况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实验二(酶浓度为2%)

    酶浓度

    相对反应速率

    乳糖浓度

    相对反应速率

    0

    0

    0

    0

    1%

    25

    5%

    25

    2%

    50

    10%

    50

    4%

    100

    20%

    65

    5%

    200

    30%

    65

    A . 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B . 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会增大 C . 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D . 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乳糖浓度
  • 19. 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

    A . B . C . D .
  • 20. (2020高一上·思南期中) 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组别

    蛋白酶

    蛋白酶

    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酶

    反应物

    蛋白质

    淀粉

    蛋白酶

    淀粉

    麦芽糖

    A . 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 . 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 C . 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D . 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二、综合题
  • 21. (2017高一上·大庆期末)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 (1) 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2. (2) 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3. (3) 通过以上实验,(能、不能)确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
    4. (4) 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 少数是
    5. (5)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6. (6) 凝乳酶催化作用的机制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2. (2017高一下·临川期中) 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 (1) 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2. (2)

      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

    3. (3) 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温度2天后石油含量(g/kg污泥)酶






      石油降解酶






      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


       

       

  • 23.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h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 (2) 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 (3) 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某些神经细胞(能或不能)发生电位变化,从而确定猜测的正确性.
    4. (4) 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ho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mg/mL)

      0

      2

      4

      8

      15

      32

      细胞内ATP的浓度(mmol/mL)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实验数据表明,细胞内ATP浓度下降,细胞死亡率增加.推测X物质最可能作用于(细胞结构).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mL﹣1的x物质的饲料钶喂大鼠,其小肠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填“减慢”或“加快”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