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六年级下册 /第二组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具有特色的民居》同...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9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按拼音写词语。

    qí pā

    piān pì

    sāo rǎo

    yíng lěi

    hāng zhù

    zhú lí

  • 2. “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意思,能组成词语
  • 3.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ōng  zhōng)     (dǎi  tài)    (chǔ chù)

    以千计(shù  shǔ)    (kōnɡ kònɡ)   竹(mèi miè)

  • 4. 把词语补充完整。

        数     崇    安

       和      洋洋         遮

  • 5. 比一比,再组词。

        缀      瓣       誉       勤

        辍      辫       誊       鞋

  • 6.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序号。
    1. (1)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
      A . 举例说明 B . 数字说明 C . 比较说明 D . 打比方说明
    2. (2) 一百之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
      A . 举例说明 B . 数字说明 C . 比较说明 D . 打比方说明
    3. (3)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楼。(    )
      A . 举例说明 B . 数字说明 C . 比较说明 D . 打比方说明
  • 7. 按要求答题。

    ①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缩句)

    ②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改为反问句)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了腿

    2.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承担——    哭泣——     忽然——

    3. (3) 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4. (4) 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5. (5) 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