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五 /第四单元 /13 *宇宙的未来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2课宇宙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9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沌(hūn)   圆(tuǒ)     缩(tān)     悬崖马(lè) B . 宙(yǔ)    暴(zhǎnɡ)   膨(zhànɡ)   责问难(jié) C . 算(ɡū)    庇(yīn)     旋(zhuǎn)   模两可(lénɡ) D . 尬(ɡān)   褛(lán)     车(lán)     泛成灾(làn)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全国、全省       三门峡市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门峡市也已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②有人建议意大利甲级联赛应该停赛一年,这       不是一个好办法,尽管停赛对足球经济将是一个       性的打击,造成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③2016年8月7日晚,《大唐荣耀》剧组在拍摄时不小心引起大火,剧组搭建的廊桥        ,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A . 以至    未曾    消灭    坍塌 B . 以致    未尝    消灭    坍缩 C . 以至    未尝    毁灭    坍塌 D . 以致    未曾    毁灭    坍缩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奥巴马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 , 即在经济方面严厉指责中国,但在政治、军事方面持包容态度。 B . 日前,“窃听风暴”主角、臭名昭著的好莱坞私家侦探安东尼·佩利卡诺,被法庭重判入狱15年,此外他和两名同伙被罚款200万美元。 C . 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么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大家心里都没底。 D . 西方为中国救市方案叫好,摩根公司的经济学家龚方雄说,这是中国的大动作,相比之下,之前宣布的种种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都显得微不足道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实现了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和国内教育资源库建设新思路。 B . 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C . 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 . 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不但为中国在2020年前后建成永久性空间站打下基础,而且使我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几十年,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他以极度残缺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 . ④①③②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③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乏味。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然而,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还未被我们探测到,它会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这种附加的暗物质必须位于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觉察到了它对星系旋转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呢?其理由在于,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如果在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密度大了一万亿分之一,宇宙就会在十年后坍缩。另一方面,如果那时宇宙的密度小于同一个量,宇宙在大约十年后就变成基本上空无一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看来可能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有智慧生物去诘问这样的问题:密度为什么这么接近于临界密度?如果这就是宇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探测到的更多物质。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对于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已经足够。

        然而,许多人不喜欢人择原理,因为它似乎太倚重于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样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这种探索导致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经不断地加倍过,正如在遭受极端通货膨胀的国家每隔几个月价格就加倍一样。然而,宇宙的暴涨更迅猛更极端得多: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这样,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宇宙就应包含足够的暗物质,使得密度达到临界值。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1. (1) 下列对宇宙“临界密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宇宙密度的临界值很重要,大于它或者小于它最终都会导致宇宙膨胀而产生大爆炸。 B . 为何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都是两种可能的解释。 C . 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超过临界密度,那么宇宙就会坍缩。 D .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它就不会坍缩而会永远膨胀下去。
    2. (2) 下列对“人择理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择原理的提出是人们通过对宇宙的观测从而得出的理论。 B . 人择理论者认为只有那些有智慧生物的宇宙,因为密度接近于临界密度,所以才得以“存活”。 C . 人择原理实际上就是对宇宙密度的人为确定,因此宇宙密度也可以任意改变。 D . 人择原理实际上就是从现行的宇宙状况出发去认识宇宙的临界密度,其思想即“存在就是合理的”。
    3.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暴涨理论反对人择理论那种对人们自身存在的过分倚重,而对宇宙的临界密度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 B . 根据暴涨理论,宇宙的密度就是在一次次迅猛、极端的暴涨中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 C . 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星系和星系团之外可能存在着其他种类的暗物质。 D . 现在的宇宙“安然无恙”既没膨胀也没坍缩,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论是天文学家还是普通人,当我们眺望浩瀚星空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不免有这样一种感觉:宇宙太宏大了,相比之下人类和地球都太渺小了。在这茫茫太空之中,有没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虽然人们曾一度想象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但迄今为止,无论在火星还是在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人们都还没有找到过生命。

        以我们现在对生命的理解,液态水在孕育生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能够存在生命的行星,既不能离中心恒星太近,因为那样会太热而导致水沸腾汽化;也不能离中心恒星太远,那样会太冷而导致水结冰。当然,由于大气气压的不同,其他行星上水的沸点和冰点可能与地球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差得太远。而行星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到中心恒星的距离。因此,恒星周围那些适于生命存在的距离范围,被称为宜居带,处在这些区域内且质量接近地球的行星,才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近年来,人们使用凌星法找到了很多行星,其中不少是在宜居带内。所谓凌星,是指行星从恒星前经过而挡住一部分恒星的光,这样我们观测到的恒星的亮度会略微减弱。如果我们长期以高精度的设备来监测恒星的亮度,就会发现这样的凌星事件。通过周期性的凌星事件,我们可以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当然,凌星发生的条件是,地球与恒星的连线恰好在这些行星的轨道面上,显然大部分系外行星的轨道面并不满足这一条件。不过,我们总还是有可能幸运地观测到一小部分系外行星。

        开普勒卫星是美国于2009年发射的一颗天文卫星,专门“盯着”天鹅座的一小块天空中的恒星,通过凌星法寻找行星。现在,经过几年观测,已经找到了一些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目前,这些行星大部分还是所谓的“超地球”(指质量明显大于地球,但小于巨行星的行星)。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行星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不过,开普勒卫星已经发现了一些有待证实的候选行星,其大小可能与地球差不多,而且有的位于宜居带内,因此在它们上面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在已发现的这些系外行星中,有一些就像我们的太阳系一样,是几个行星在一个系统内。当然,那些现在还只发现了一个行星的系统,也很可能其实有着更多的行星,只不过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

        由欧罗斯博士等人组成的团队,利用“开普勒”镜首次观测到一个双星系统中,有两个行星围绕一对恒星运转,这一新发现的双星系统被命名为“开普勒-47”。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恒星具有类似太阳的体积,另一个的体积则仅有前者的三分之一。两个行星的大小则与海王星接近,它们在相当近的轨道上围绕双星公转,而且最外围的那颗行星还恰巧处在宜居带内。不过,这个双星系统中很可能存在第三个行星,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选自陈学雷《寻找太阳系外的地球》,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凌星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凌星是指行星从恒星前面经过时会遮挡一部分恒星光,从而使恒星亮度有所减弱的一种天文现象。 B . 科学家们如果能用高精度的天文观测设备来长期监测恒星的亮度变化,就完全可以发现凌星事件。 C . 恒星亮度的减弱是否具有周期性,是运用凌星法判断地外行星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D . 由于大部分系外行星的轨道面并不在地球与恒星的连线上,因此,所能观测到的系外行星其实是很有限的。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人类曾以为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 B . 就人类目前对生命的认知而言,液态水在生命孕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也是地外生命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C . 经过几年的观测,开普勒卫星通过凌星法在宜居带内发现了一些类地行星,这些有待证实的“超地球”上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D . 在已发现的系外行星中,有的是几个行星组成一个系统;有的则是一个系统内只有一颗行星,但并不排除还有更多行星的可能。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人们眺望浩瀚星空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自身存在的渺小感和对地外生命的好奇感,并激发起人类探索研究的兴趣。 B .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发现了地外生命,那么,这些地外生命也就只能是存在于宜居带内的质量大小与地球差不多的行星上。 C . 由于行星的质量与被发现的几率成正比,而地外生命最可能存在于和地球大小差不多的行星上,所以,人类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D . 人类对地外生命存在的推断,都基于现有的科学体系和认知水平。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方法和途径将会越来越多。
三、语言表达
  • 8. 根据下面这段介绍文字,概括雾和霾可以从哪六个角度区别。

    雾与霾的主要区别包括: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 9. 把下面长句改换成两个短句,要求层次清楚,语意连贯得体,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更换词语。

    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有点残疾的那个不苟言笑的英国老头史蒂芬·霍金,凭着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让黄皮肤的学人智者、青年老年们一饱眼福,犹如进行了一次圣洁的学术洗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