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义务教育...

更新时间:2018-04-24 浏览次数:3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八上·苏州期末) 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3.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 . 武汉 B . 上海 C . 沈阳 D . 南京
  • 4. (2018八上·苏州期末)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5. (2018八上·苏州期末)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6. (2020八上·喀喇沁旗期末)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
    A . 毛泽东 B . 孙中山 C . 康有为 D . 蒋介石
  • 7.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②国民党成功组阁   ③发动“二次革命”④策划护国战争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8. (2019八上·无棣期中)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 9. (2018八上·苏州期末)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 . 维新思想 B . 三民主义 C . 马克思主义 D . 毛泽东思想
  • 10. (2018八上·苏州期末)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 . 1905年,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 . 1913年,清朝官员在南京街头巡察市政状况 C . 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 . 1919年6月,《申报》报道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 11. (2018八上·苏州期末)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 . 国民革命 B . 武昌起义 C . 西安事变 D . 抗日战争
  • 12. (2018八上·苏州期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 . 毛泽东 B . 李大钊 C . 陈独秀 D . 董必武
  • 13. (2021八上·宿松期末)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4. (2018八上·苏州期末)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广州四地实地考察。其中,井冈山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B . 国共合作革命新貌 C . 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5. (2018八上·苏州期末)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 . 九一八事变幕式 B . 淞沪会战 C . 南京大屠杀 D . 卢沟桥事变
  • 16. (2024九下·烟台模拟) 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 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 . 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 .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 17. (2020八上·喀喇沁旗期末)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 瑞金 B . 北京 C . 延安 D . 西柏坡
  • 18. (2018八上·苏州期末) 1947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 . 土地使用权 B . 土地所有权 C . 土地经营权 D . 土地管理权
  • 19. (2018八上·苏州期末)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20. (2021·德庆模拟)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
    A . 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 . 封建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 .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 . 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综合题
  • 30. (2018八上·苏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初二(1)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

       ·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二:圆明园被毁,是这个东方名园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始了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成为……

    ——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三:……统治者面时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

    ——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 (2) 材料二中,毁掉圆明园的是什么军队?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 31. (2018八上·苏州期末)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看到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他(毛泽东)便当机立断地改变原有部署。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在浏阳县文家市举行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否定了一部分人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进入江西省,沿罗霄山脉南移,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遵义的那次会议上,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尤其是党的领导成熟了……我们党能够而且善于灵活、正确地领导国内战争。像毛泽东、朱德等军事领导人已经成熟起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 (2) 材料二描述的什么历史事件?毛泽东最终选择的“立足地”具体指哪里?
    3. (3) 材料三描述的会议发生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期间?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影响?
  • 32. (2018八上·苏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