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

更新时间:2018-03-19 浏览次数:3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 关雎(guán  jū)       窈窕(yáo  tiǎo)     荇菜(xíng  cài) B . 派遣(pài  qiǎn)      酣畅(gān  chàng) 貂裘(diāo  qiú) C . 寂寞(jì  mò)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D . 辗转(zhǎn  zhuǎn)       好逑(hào  qiú)      费祎(fèi  wěi)
  • 2. 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 B . 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C .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 D . 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
  • 3.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 . 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B . 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 .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 . 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 4.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 . 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 .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 . 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D .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 5.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6. 按要求默写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7.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8.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 9. 《蒹葭》中用反复咏叹的形式营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热烈的相思之情的语句是: ,

二、诗歌鉴赏
  • 10. 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诗中的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11. 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1)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说怿女美

      ,释义

      ②自牧归荑

      ,释义

    2. (2) 《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3) “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4. (4) 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①女子:

      ②男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