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新时间:2018-03-19 浏览次数:459 类型:二轮复习
一、材料分析题
  • 1. (2018高三上·黄冈期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拳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

    材料二: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 2.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渚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音】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王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昊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 (1) 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 3. (2017高二上·玉溪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为日文中的“蒸汽船”的谐音)

    ——日本民间歌谣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音qīn,比喻事业蒸蒸日上)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1. (1)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日本民间歌谣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所描述的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呈现“富强之势”的原因及其结果。
  • 4. (2017高三上·通榆期中)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
    3. (3)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
  • 5.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适在五四之后,就呼吁“死心塌地”学习西方,不要怕“模仿”,也不必担心“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敢于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正视我们“百事不如人”。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1930年又提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充分吸收。”1933年,他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地自觉改革。”……有人说“胡适是主张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找回到中国本位。”这是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宣传手法,也是他最崇拜的梁启超惯用的宣传方式。

    ——摘编自王东等《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早期,以福泽谕吉为首的启蒙学者,将西方现代国家为参照系,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利,他们很少提及日本人的优点,而是偏重于自我批判。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湖中,确实出现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首担任外务省的井上馨甚至主张:“化我帝国和人民,恰如欧洲郑国、恰如欧洲人民”的全盘西化的主张。后来,欧化主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张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折挖掘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优点,尝试全面地对日本人加以评价。但他们并不是顽固的倒退到复古主义,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立足于扬长补短,在挖握日本人的优点时,也毫不留情的揭露日本人的弱点。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和日本学者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共同之处,并简要分析胡适态度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 6. (2017高三上·桂林月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 (1) 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 7. (2017高二上·武邑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特点。
    2. (2)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比较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士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

    1. (1)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

    2. (2) 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抗战是长期的,各种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战后的建国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断,是中国可以薪火相传的根本”,这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国民政府也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 (1) 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11.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

    材料二 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

    1. (1) 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

    2. (2) 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