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

更新时间:2018-04-03 浏览次数:26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知识点基础练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zhào)    华(yì)     语(lún) B . (yōng)      家(rú)     徨(páng) C . (liáng)     埋(mò)     手旁观(xiù) D . 言(nuó)       朱(xǐ)     不知所(cuó)
  • 2. 下列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 .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 .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3. 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引用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表否定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②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③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④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 4. 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 . 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 . 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 . 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 武汉市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 6. 学完本文后,有人认为“格物致知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有人不以为然,请你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1. (1) 【格物致知否】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2. (2) 【格物致知真】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为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所以改名陶行知。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时,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观看了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在亨达利表店买了修表工具,和几名学生一起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成功。为此,他和学生们都高兴得不亦乐乎。

二、课内品读练
  • 7. 阅读文段。回答闯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一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1) 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2. (2) 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3. (3) 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5. (5) 结合文段内容思考,有些学生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
三、阅读拓展练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的孩子太辛苦

        ①访问中国的外宾常会被领到幼儿园、学校去参观,令外国人惊奇的是,中国孩子缺乏天真、童稚、活泼的气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军人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自由散漫”惯了的老外们印象深刻。首先一踏进鸦雀无声的教室,孩子们立即训练有素地齐声高喊:“客人好!”明显是下了大功夫排练出来的。这情景与西方学校走廊里都能听见教室热烈的讨论声迥然不同。再看老师授课时,孩子们的背挺得笔直,待老师提问时,举手回答者如背诵《圣经》般地将唯一的标准答案流利道出。许多老外诧异之余,私下里气愤地指责中国教师对孩子太残酷。

        ②中国孩子实在太辛苦了,一个10岁孩子的一天典型日程表是这样的:清晨6点30分爬起来匆匆赶往学校上早自习,下午5点放学后再跑到英语补习班继续学习,晚上要一直忙到午夜睡觉前一刻,才精疲力竭地做完老师及家长布置的“双重”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长的目标是为了使孩子长大了争当“哈佛女孩”“牛津男孩”。这些简直是在折磨孩子的童年。而光会整天啃书本的书呆子,在西方是没人搭理的,在西方人眼里书呆子与傻瓜没什么两样。

        ③让西方人感觉新鲜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华人小姑娘见到一屋子父亲的朋友、同事,会被父母扯着胳膊提醒她:“还不快叫叔叔阿姨。”于是可怜的小姑娘无奈地、蚊子般嗡嗡地挤出来“叔叔、阿姨好!”然后她就被勒令到一旁自己乖乖地玩儿去。而在西方,没有让孩子称外人叔叔、阿姨的习俗,孩子会被允许与大人一起聊天讨论,西方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如“小大人”般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时常被鼓励的。记得一位中国女士询问一位美国9岁小女孩在学校里最要好的同学是谁时,那女孩掏出自己与一男孩的合影说,这是她最亲密的男朋友。惊得中国女士目瞪口呆,侧眼观察一旁的美国妈妈仍然一脸坦然地微笑着。小姑娘还又赶着夸赞其男友“英俊”。中国女士兴趣盎然地与小姑娘讨论起什么样的男人称得上英俊,小姑娘居然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时不时地对中国女士的论点大声回敬:“NO!”临别时小姑娘不忘提醒中国女士:“你穿的裙子已是去年过时的款式了。”

        ④中国教育理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在于,西方学校不会让孩子去死背标准答案,而是更注重个性化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上课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答案。西方孩子的创造力、表达力和独立的思维永远是被鼓励的,而一个孩子是否出色,则重在其个性鲜明和锋芒毕露的智慧表现上。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多么离奇古怪,都会得到一句“Good try(尝试得好)”的赞许。一位华人女大学生,感叹其以往的“乖”孩子成长经历,使她与同班的美国同学在表达力、思维力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教师要求课下读参考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美国同学个个自信、口若悬河地道出独到而有见地的评论,而她在谈自己的思想、见解时却说不出多少东西来,明显弱于那些刚会走路就与大人说话“没大没小”惯了的西方青年。

        ⑤到底怎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1. (1) 读了本文,你认为“苦”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 (2) 造成孩子“苦”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中西方学生各自的长处。
    4. (4)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没大没小”与前文哪一处相照应?
    5. (5) 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悟。

      ①孩子第一次学习洗脸极有可能洗不干净,甚至可能玩儿起水来。德国家长对此往往在耐心、具体指点的同时,对孩子的表现大加赞赏。

      ②中国有些家长特别是一些年轻母亲,总认定“全面”照顾孩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事事处处总想“包办代替”。也有的家长对孩子尝试各种事情的“标准”要求过高,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最后往往索性完全由自己代劳,还认为这样反而省事、省时、省心。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将伐魏。魏王之,夜见孟尝君 , 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当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 (1)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王之         闻:听说 B . 寡人子之行也   愿:愿望 C . 燕王尚未也     许:答应 D . 王且何         利:好处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保存下来。 C .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 盂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四、写作创新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