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鲁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测试 : 第九章 第二节 金属的化...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6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种现象说明该水中含有( )
    A . 钾元素 B . 钠元素 C . 钙元素 D . 铁元素
  • 2.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
    A . B . C . D .
  • 3. 为了更好地研究飞机事故的原因,每架飞机上都有黑匣子,用于记录出事时的数据。飞机的黑匣子内部保护存储数字信息的内存卡外壳是铝壳,环绕内存卡还有一铝薄层。有关铝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选择金属铝作外壳是因为铝的密度小,以减轻黑匣子的重量 B . 这里的铝薄层可能是铝合金 C . 铝表面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D .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 4. 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均可以导电 B . 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 . 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D .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
  • 5.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 . 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6.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4Fe+3O2 2Fe2O3 B . Fe+H2SO4=FeSO4+H2 C . 2Fe+6HCl=2FeCl3+3H2 D . 2Fe+3CuSO4=3Cu+Fe2(SO4)3
  • 8.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3NO2+H2O=2HNO3+NO B . 2KMnO4 K2MnO4+MnO2+O2 C . C+H2O CO+H2 D . CO+CuO Cu+CO2
  • 9. 如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 . 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C . 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D . 去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 10.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汞与硝酸银溶液 B . 铜与硝酸镁溶液 C . 锌与硫酸亚铁溶液 D . 铝与稀盐酸
  • 11. 要除去银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
    A . Hg(NO32溶液 B . AgNO3溶液 C . ZnSO4溶液 D . H2SO4溶液
  • 12.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 B . 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剧烈 C . 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 . 在常温下,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
  • 13. 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 g镁和5 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
    A . 偏向加铁的一边 B . 偏向加镁的一边 C . 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 . 无法确定
  • 14. 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如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1. (1) 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填序号);
    2. (2) 操作A的现象是
    3. (3) 他将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 15.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 镁与稀硫酸 B . 锌与硫酸铜溶液 C . 铝与硝酸银溶液 D . 汞与氯化铜溶液
  • 16.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氧气

    更剧烈燃烧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丙>乙 B . 甲>乙>丙 C . 乙>丙>甲 D . 丙>乙>甲
  • 17.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 . 铜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 . 钢是纯净物 D . 银能把铁从氯化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
  • 18. 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

    A . 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 . 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 C . 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 D .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
  • 19.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 . Zn和Fe B . Cu和Au C . Zn和Cu D . Mg和Al
  • 20.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 .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二、填空题
  • 21.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CuSO4溶液)时,不用铁桶盛装,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是
  • 22.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金属的用途之广。

    1. (1) 根据如图的应用实例,可知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 (2) 在已经发现的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远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工业上用赤铁矿作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 (1) 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 (2) 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3. (3) 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4. (4) 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 24.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
    1. (1) 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 g,反应的铁的质量为g,若同时消耗了500 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25. 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 (2)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 (4) 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 26.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填“a”或“b”).
    2. (2) 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填名称)有剩余.
  • 2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中,金属X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 (3) 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
三、简答题
  • 28. 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 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 g。计算:
    1. (1)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 (2)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3) 由此得到启示是:在使用黄铜制品时应注意。(合理即可)
四、实验题
  • 29. 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步骤Ⅰ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

    空气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表)。

    1. (1) 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2. (2)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
    3. (3)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 (4)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