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7 《孟子》两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更新时间:2018-03-28 浏览次数:38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选出划线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胡不我于王:xiàn,引见 B . 益其所不能:céng,曾经 C . 故患有所不也:bì,通“避”,躲避 D . 惠子梁:xiàng,做宰相
  • 2.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陶后有闻         为人知 B . 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 C . 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 D . 管夷吾于士       世闻名
  • 3. 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 B . 在三者的比较中,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 C . 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明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 D . 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二,三两段和它是总分关系;第四段和它成递进关系。
  • 4. 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初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 . 希望你时时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 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5. 下列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孟子,名轲,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B .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 .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春秋时代,他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D . 《孟子》二章据事论理,分析透辟,大量运用排比句,文章很有气势。
  • 6. 与原文《孟子二章》中的句子不一致的句子是(    )
    A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 寡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亲戚畔之。
  • 7. 按《<孟子>两章》原文填空。

    ①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 8. 用《〈孟子〉两章》中的名句填写。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 9. 阅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用“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的办法的目的是:。(用课文原句答)

  • 10. 用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句填空。

    ①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方面经受磨难。思想上要“”,肉体上要“”,行为上要“”。

    ②经受磨难的好处是:

    ③唐代名臣魏徵认为: 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④包含“事非经过不知难”的道理的句子是:

  • 11. 翻译下列句子。                             
    1. (1)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 (2)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文言文阅读
  • 12. (2017·粤西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

      益其所不能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运用了排比句式,而且句式灵活,不仅平添了文章的气势,还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B . 本文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作者认为决定国家存亡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其实是相似的。 C . 同样为了证明主动经受磨砺对于成功的意义,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重在现身说法,本文则以六位历史名人的实例从正面有力地论证。 D .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以较多文字从个人的角度论证“生予忧患”,以较少文字从国家的角度证明“死于安乐”,从而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 13.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