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02:光现象

更新时间:2018-03-29 浏览次数:33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山西) 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墙上的“手影”   B . 错位的“钢笔”   C . 镜中的“我”   D . 变大的“字”
  • 2. (2017·天津)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 .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 . 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 .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 3. (2017·重庆)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水缸中的“身体” B . 江面上的“倒影” C . 阳光下的“影子” D . 雨后的“彩虹”
  • 4. (2017·北京)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 s1=s2 B . s1<s2 C . h1>h2 D . h1=h2
  • 5. (2017·北京)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 6. (2016·重庆B)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 7. (2016·重庆A)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路灯下的“人影”    B .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 . 菜园坝大桥的“倒影”    D . 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 8. (2017·莘县模拟)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16·泰安)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中倒影 C . 小孔成像 D . 雨后彩虹
  • 10. (2016·上海) 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 紫光 B . 红光 C . 橙光 D . 黄光
  • 11. (2016·青海)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 . 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 .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2. (2017·随州) 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 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 . 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 . 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 13. (2017·衡阳模拟)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 .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D . 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 .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 .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 15. (2021八上·海口期中)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 )

    A . 阳光下的影子 B . 小孔成像 C . 水中倒影 D . 雨后彩虹
  • 16.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 .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 .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清晨,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7. (2020八上·德惠期末)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海市蜃楼 C . 小 孔成像 D . 坐井观天
  • 18.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黑板反光 C . 雨后彩虹 D . 海市蜃楼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 . 30°、30° B . 60°、60° C . 30°、60° D . 60°、30°
  • 20.

    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21.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筷子“变弯” C . 水中倒影 D . 雨后彩虹
  • 2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 23.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树在水中的“倒影” B . 水面处“折断”的铅笔 C . 阳光下树的影子 D .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 24. (2017·北京)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25. (2017·北京)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 . 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 . 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 . 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三、填空题
  • 26. (2017·河北) 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 27. (2017·天津) 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8. 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会降低.

  • 29. 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   度.

  • 30. (2016·青海) 青海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站在湖边的游客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湟鱼洄游时游客也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他们看到的是鱼的像(选填“虚”或“实”);有时,游客还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行的趣景,以白云为参照物,鱼是的.

  • 31. 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2. (2016·安徽) 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填序号).

  • 33.

    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 现象.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34. (2021八上·大化期末)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她在镜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5. 小红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过程中像的大小 .

  • 36. (2016·重庆A)

    如图所示,2016年4月12日,长安睿骋自动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行程近2000km,途径狭窄车道、陡坡急弯、车流人流、雨雾天气等考验顺利到达北京.这款汽车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交通拥堵辅助、自动紧急刹车、车道对中、自动换道、主动限速及语音助手七大核心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高精地图等实现停走型自适应巡航,还可以实现超车换道.它代表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无人驾驶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信息:汽车通过前视雷达实现巡航;物理知识:电磁波传递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 37. (2020八上·梅河口期末) 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 38. 手机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华为、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1)手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 台,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输 (填“模拟”或“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 m/s的速度传递给对方的.

    (2)小红手机中有一张她站在湖边的照片,小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红的“倒影”和小红本身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等”),照片中小红的倒影部分 (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3)“小米4”手机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石墨烯(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用石墨烯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 (填“导热”或“导电”)性能.石墨烯的比热容为1.4×103J/(kg•℃),则0.1kg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   J.

    (4)“华为P8”手机的电池标有“标称电压3.7V”、“电池容量 2680mA•h”的字样,“标称电压”是指手机工作时的电压,该电压对人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安全电压,“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1mA•h=1mA×1h,则1mA•h=  A•s(安•秒),若手机通话时电流为268mA,则充满电后的手机最多可通话 h,手机一次充满电可储存的电能为  kW•h(保留两位小数).

  • 39.

    近年来机器人在反恐、防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是一种履带式防爆机器人,使用电力驱动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转向灵活,便于在狭窄的地方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几百米到几公里以外通过无线电或光缆控制其活动;装有多台CCD摄像机用来对抱着我进行观察;机器人上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机械手,锋利的夹钳可将爆炸物的引线剪断,灵活的手爪可把雷管拧下来,并把爆炸物举起运走;还装有猎枪,利用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后,可把爆炸物的定时装置及引爆装置击毁;另装有高压水枪,可以切割爆炸物.请参照示例写出这个机器人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使用电力驱动装置.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 40. (2020八上·扶余期末)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室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关系;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关系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46. (2017·安徽)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 (1) 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 (2) 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3. (3) 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光线,而只存在光线.
  • 47.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B处出现蜡烛的像

    1. (1) 实验中选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 

    2. (2) 某同学选择与A处蜡烛外形相同的另一根蜡烛,将其在玻璃板后移动,知晓与B处的像完全重合,他这样做是想验证 

    3. (3) 另一位同学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处蜡烛的像

    4. (4) 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实验.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说出一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