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用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氢氧化钠固体和食盐 | 加水 | 加盐酸 |
C | 铁粉和炭粉 | 用水搅拌 | 加稀硫酸 |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 用无色酚酞溶液试液 | 通入CO2 |
①在滤液甲中一定有Zn(NO3)2和Al(NO3)3;
②滤渣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Cu、Zn、Al;
③若滤液甲是蓝色的,则滤液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和Al(NO3)3;
④向滤渣乙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中符合题意的个数为
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填“硬水”或“软水”)。
③蚊虫叮咬分泌蚁酸使皮肤奇痒难忍,可选用下列(填字母序号)来涂抹止痒。
A.食醋
B.稀氨水
C.NaOH溶液.
④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造成酸雨的是:;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②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了,铜锈的化学式为Cu2(OH)2CO3 , 根据铜锈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③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写出溴化银中阳离子的符号;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①通常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写出1种)。
② 装置中的气球可以帮助形成密闭体系,还可能起到的作用是。
烧碱溶液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法(见上图):
①喷雾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
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②过滤环节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CaO+H2O=Ca(OH)2
③在整个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提出问题】①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②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① 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丁的猜想是不符合题意的,理由是。
② 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 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符合题意,其理由是;
为了测定,小明配制了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然后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剩余物总量为45 g。整个实验过程用pH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