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四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

更新时间:2016-12-15 浏览次数:7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6九上·黄山期中) 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B . 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C . 铁钉生锈,铁铸成铁锅 D . 瓷碗破碎,工业制氧气
  • 2. (2016九上·黄山期中) 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如图为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所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 钛的核电荷数是22 B .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钛的元素符号为Ti
  • 3. (2021·梁园模拟)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读液体体积   C . 过滤浑浊液   D . 熄灭酒精灯
  • 4. (2016九上·黄山期中)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B . ①和③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 . 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D . ②和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 5. (2016九上·黄山期中)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光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 6. (2016九上·黄山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 试管a中气体是氧气,b中所得气体的为氢气 D . 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 7. (2021九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6九上·黄山期中)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②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③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④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9. (2022九上·吴川月考) 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 .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 10. (2016九上·黄山期中) 某班同学用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 只有①③ B . 只有②④ C . 只有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 11. (2016九上·黄山期中) 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 (1) 写出 A、F 两种途径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F:

    2. (2) 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 (4) 为了使 A、F 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
    5. (5)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 12. (2016九上·黄山期中) 如图是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再进行过滤的操作.

    1. (1) 图中缺少的仪器是:,它的作用是;图中还有一处错误是
    2. (2) 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3. (3) 上述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4. (4) 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 13. (2016九上·黄山期中) 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探究】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①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如果实验时要收集该气体,可以采用法,原因是该气体,该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类反应属于反应.

      ②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 (2) 【反思】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 , 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

  • 14. (2016九上·黄山期中)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 (1) 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 (2) “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填“放热”或“吸热”).
    3. (3) 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②
  • 15. (2016九上·黄山期中)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①用高猛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②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1. (1)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表示)

      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顺序是a→→d(填字母).
    3. (3) 【问题分析】①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②本实验中,试管口要比试管底略低的原因是

      ③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的燃烧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4. (4) 【问题分析】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 , 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5. (5) 拓展延伸

      ①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②[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

三、计算题
  • 16. (2016九上·黄山期中) 已知:氢、氧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和8,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和16,已知分子的相对质量就是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请通过计算填空:
    1. (1)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个原子、个质子;
    2. (2)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