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相关记载 |
1912年 | 上海总商会通知南北各商号,届期悬灯结彩三天,同伸庆贺。……纪念仪式甚为壮观,尤其是商团的庆祝队伍十分引人瞩目。 |
1919年 | 上海各路商界联合会表示:双十节为我国共和成立之日,凡我商人,自当一体休业,升旗庆祝。但我国之现境,外侮内患,哭且不暇,何庆之有? |
1923年 | 上海工商界表示:讵知十二年来,民国政府中绝少人类,争夺倾轧之不遑,尚何暇奖护工商……吾工商今日尚有噍类,宁可不纪念之耶? |
1928年 | 广州总商会以双十节为国庆纪念日经通告各行商一致庆祝,休业一天……布置宏伟,壮丽异常……各种热烈情形诚为空前所未有。 |
材料一:英国是“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府要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仅拥有立法权和财政权,而且还拥有监督权,即监督政府的政治方针、政策和政府成员行为的权力,具体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司法机构完全独立于行政机构,不受行政机构的任何干涉。司法机构有权对行政机构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该法令将“一切行使公共职能或法定职能的机构”均认定为公共机构,公共机构成员或官员的主动或被动受贿均被定义为腐败行为。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摘编自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二:清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发展的最高阶段,监察机构为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执掌院务,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由总督、巡抚等地方官兼任。都察院的职权是监察百官、整饬纲纪。清末设立了准议会监察制度,主要体现为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的设立,然而,这些机构未能真正发挥议会监察的功能,而且有清一代,也没有建立真正的议会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没有明确分工,兼有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审判乃至行政管理等多种职能,实际上是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混合。清末对都察院改造的主要目的,意在使其从众多职能中净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
——摘编自焦利《中国古代监察发展的最高阶段:清代监察制度》
请回答:
时间 | 世界 | 中国 |
20世纪70年代 | 美苏争霸: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战略收缩 | 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 |
20世纪80年代 | 美苏争霸: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军备竞争,拖垮苏联经济。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 | 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 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
20世纪90年代 | 东、西两德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 欧共体12国成员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运作,总部在日内瓦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邓小平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中国和世界 |
21世纪初 | 欧元启用 | 加入世贸组织 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
——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上表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对公民自由迁徙权利进行限制,也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中国人口曾经有过短暂的自由流动。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开始采取严控人口流动的制度措施,并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对粮食等农产品进行管控,在当时可能是一项不得以而实施的政策。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1955年1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确定“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作为人口统计的标准。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户口登记条例》)。这一条例以具有法律文件性质的形式将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制度固定下来,它标志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正式确立,成为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重要制度基石。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材料:在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体系中, 有一项举措颇为引人注目,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计划。对肯尼迪及美国文化而言,第三世界是亟待探索的“新边疆”的象征。这项重大举措是美国与苏联进行冷战中的重要手段。和平队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第三世界发展新型关系的标志, 更是与苏联争夺广阔的“中间地带”的、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措施。根据肯尼迪的设想, 美国应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技术人员、教师、医生、护士为主的和平队。当时的国际环境, 以及美国决策者的冷战思维, 使得美国对外政策的任何重大措施都包含有冷战的考虑,派遣和平队也不例外。
——摘编自刘国柱《和平队与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
材料: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结下了深深的仇怨。因此,早在20年代初,他就开始谋求法德和解。当时他的想法是使两国“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而且,事实上,“两国的工业界建立起了接触”。然而,纳粹在德国的上台,使法德和解的火花稍纵即逝。战后,德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国际处境更为艰难。为了摆脱艰难的处境,阿登纳再次拾起他以前关于法德和解的构想,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法德和解的思想。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和解。
——摘编自梁瑞平《阿登纳与法德和解(1949一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