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Ⅲ卷)模拟考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0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史载,公元前720年,周桓王与郑交恶,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这表明(  )
    A . 周朝分封制度已经被废除 B . 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不断 C . 周王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D . 政治改革在各诸侯国展开
  • 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汉武帝时,规定刺史常以八月出巡,岁终返京回报;武则天称帝后,规定左右肃政台“岁发使八人”,每年春秋两次出巡州县,春天以观风俗为主,秋天以行廉察为主。汉唐规定反映了(    )
    A . 中央权力遭到了地方的威胁 B . 统治者高度重视监察地方 C . 吏治是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 D . 古代巡视制度愈来愈完善
  • 3. 唐朝孙思邈在论及医道时总结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一总结(    )
    A . 反映了孙思邈高超的医学技艺 B .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C . 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基本思想 D . 促进了古代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
  • 4. 黄宗羲指出,人君应当为天下而不为自己,人臣应当为天下而不为人君;自私自利的君“为天下之大害”。对其言论分析正确的是(    )
    A . 意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 . 说明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 开启一代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 D .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需求
  • 5.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自1843—1850年道光去世前8年,政府一再下令练兵设防,整顿吏治,理顺财税,意图挽救。可惜这些并没有超出战前所有政令,从中看不到一条是由战败得到的新启示。这一现象(    )
    A . 根源在于社会体制的落后 B . 道光皇帝应负有完全责任 C . 主要源于新思想没有实践 D . 导致了洋务运动逐步兴起
  • 6.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据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
    A . 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 B . 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C . 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D . 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
  • 7. 1934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
    A . 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 B . 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C . 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 . 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
  • 8. 1951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以后又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这些决议的实施有助于(    )
    A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D . 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经济结构
  • 9. 亚里士多德在名著《政治学》中证明:希腊文明人统治外面蛮族人是应该的,蛮族人在希腊只能作为工具存在。这种政治倾向反映了(    )
    A . 希腊奴隶制意识形态要求 B . 蛮族人与奴隶的本性一致 C . 蛮族人可以作为法庭人证 D . 希腊公民民主本质虚伪性
  • 10.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光荣革命后,由议会迎请入住英国的威廉和玛丽(詹姆士二世女儿)承诺维护议会权力,同时议会立法对于革命期间的种种行为给予合法追认。材料说明(    )
    A .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B . 议会事实主导政治 C . 英国君主软弱无能 D . 议会行为并非合法
  • 11. 丘吉尔在谈及对斯大林的评价时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主要反映出(    )
    A . 苏联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基础 B . 英国意欲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C . 西方对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态度宽容 D . 斯大林模式在某些方面仍有可取之处
  • 12. 下表为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这说明(    )


    人口(单位:亿)

    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

    美国

    2.1

    1.31

    702

    116.6

    欧共体

    2.57

    1.07

    2100

    606.2

    苏联

    2.5

    0.68

    215

    ——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 . 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 . 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 . 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 . 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法国宪法》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分割的和不可让与的。”1795年法国《国家权利宣言》明确规定各国人民不论人口多少、领土大小,都是主权的、独立的,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等一系列的民主原则。法国革命推出的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宣布赋予“为了自由事业而被本国驱逐的外国人”以庇护权、在战争法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

    ——摘编自王志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演进看国际法的形成》

    材料二:1864年春,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乘坐一艘军舰来到中国。他在大海上遇到三艘丹麦商船, 予以拿捕作为捕获品。总理衙门在致普鲁士公使的照会中声称:“查此次扣留丹国货船处所乃至中国专辖之内洋。贵国兵船前来中国自当入境问禁不得任意妄为。中国所辖各洋例有专条各国和约内均明此例。至欧罗巴所定军法则不能强中国以必知。来文所称专办此事之责为贵国定夺非贵大臣所能干与。查贵大臣既来中国为全权大臣所谓全权者系于贵国之事无不可以作主。今贵国首先违约贵大臣不能干与本王大臣将来何以与贵大臣办事?”最终,普鲁士释放了两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商船赔偿1500元。

    ——摘编自杨泽伟《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及其影响》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国家权利宣言》对国际法的主要影响。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处理普丹船舶事件的依据,并简评清政府对该事件的处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艺复兴在思想方面是一个转折点,是新时代的开端。这种精神既是一种启蒙,也是新思潮的滋生

    与新观念的觉醒,同时也是新生活的开始。针对文艺复兴的价值,高福进在《西方文化史论》中给出四个研究角度:一,艺术与科学勃兴;二,民族主义与宗教改革;三,寻宝热与世界主义;四,人文基础与精神。

    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以“文艺复兴与社会进步”为主题说明文艺复兴的价值。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北周的法律“内外恐怖,人不自安”。隋文帝命令高颎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定《开皇律》。开皇三年,又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教”的原因,特敕命苏成、牛弘等人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修改《新律》,主旨在于“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而不失”,究成了《开皇律》。《开皇律》废除宫刑、车粟、枭首等残酷刑法。《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唐朝基本都上继承了。

    ——摘编自吴楠《论<开皇律>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皇律》的历史意义。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朝朝鲜战争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时间较长、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这场战争虽限于朝鲜半岛,但参战国家很多,影响波及世界,实际上这是当时东西两大阵营的一次全面对抗,远远超出局部战争的范围。……周恩来就深刻指出:“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场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参加朝鲜战争还使中国成为更成熟、受人尊重的国家。朝鲜战争给美国的决策者们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对后来美国在远东的行动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从此美国和中国再也没有卷入重大战争。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恩来为何说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的特征并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丁拱辰(1800—约1875),字淑原,号星南,福建晋江人,火炮专家。当时,中英两国在火炮方面的差距巨大,清军火炮由于冶金、铸造及火药配制工艺落后,致使射程短、精度低、射速慢,而且炮架和瞄准具不完善,甚至有些火炮竟无瞄准具,只靠士兵凭经验发射,其结果可想而知。道光三十一年(1841年),丁拱辰在广州研究西洋火炮,将其“加表之法”移入中国火炮,使命中率大大提高。他借鉴西洋方法,制成滑车架,使火炮可上下左右转动,便于炮手操作,加快了战时的反应速度。此外,他还改进了火炮铸造技术,在不影响火炮威力的前提下缩短了炮管。他结合自己经验,整理西洋资料,著成《演炮图说》。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拱辰撰写《演炮图说》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拱辰军事科技研究的特点及其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