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第45中学2018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

更新时间:2018-05-30 浏览次数:35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8九下·合肥模拟) 同治十一年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曾说,清王朝正面临三千年年未有之变局。其实,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早已被打破。故这“变局”应始于(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鸦片战争 C . 洋务运动 D . 甲午战争
  • 2. 近代某学者在谈到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
    A . 加快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B . 加强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C . 有利于外国资金及技术的引进 D . 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3. (2018九下·合肥模拟)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 C .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 .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 4. (2018九下·合肥模拟)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粹主义
  • 5. (2018九下·合肥模拟) 有学者认为:“(宫廷政变)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 B .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6. (2018九下·合肥模拟)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

    A . 一本书 B . 一个人 C . 一机器 D . 一宣言
  • 7. (2018九下·合肥模拟)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
    A . 西班牙和德国 B . 葡萄牙和日本 C . 荷兰和法国 D . 英国和美国
  • 8. (2018九下·合肥模拟) 下列列世界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配搭中,属于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科学革命性成果的是(    )
    A .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C . 达尔文——《物种起源》 D . 莎士比亚——《哈姆雷雷特》
  • 9. (2018九下·合肥模拟) 1928年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 .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 10. (2018九下·合肥模拟) 有学者评论说:当今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一道墙”被砌起.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对华贸易政策,就是在砌上这些墙。材料观点(    )
    A . 揭露了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 B . 认为全球化加强了了世界经济联系 C . 肯定了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 D . 批评了了全球化下的贸易易保护主义
二、简答题
  • 11. (2018九下·合肥模拟)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主革命进程不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 (1) 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 (2) 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是。
    3. (3) 在中国,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革命的发生。
    4. (4) 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
  • 12. (2018九下·合肥模拟) 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了崛起—衰落—复兴与联合的过程。
    1. (1) 19世纪末的欧洲,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因利益争夺而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
    2. (2) 英法意图祸水东引,德意野心不断膨胀的国际条约是?
    3. (3) 20世纪90年年代,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洲十二国签署的是?
  • 13. (2018九下·合肥模拟) 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1. (1) 是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 (2) 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3. (3) 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三、判断题
  • 14. (2018九下·合肥模拟) 从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过渡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1. (1) 《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为以后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2. (2) 《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立了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3. (3)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制宪议会发表了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 (4) 1861年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了“二一九法令”,开启了一场废除黑奴制的改革。
四、综合题
  • 15. (2018九下·合肥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道路充满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布新而不除旧】

    材料一:…让当时的满清上层社会胆战心惊的是,魏源在这本书中,还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认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和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借鉴,正是如此,《海国图志》在中国被打入了冷宫。…与中国的情形很不同,1851年,一个偶然机会,《海国图志》传到了日本。…却让日本人如获至宝,在此后五年间,《海国图志》的日文版本竟然出了二十几个,深刻的启发了日本人的近代意识。

    ——钟颍川谈历史

    材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三: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材材四: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据《辞海》等整理

    材料五: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年反思》

    1. (1) 请用史实证实材料一中,《海国图志》对中日两国带来的不不同影响。材料二中“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2. (2) 材料三代表哪一派别的主张?你是如何理解康有为的“心法”和“政法”的?
    3. (3) 由材料四可以看出,中华民国建立时,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无几。请写出当时西方一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材料五中“启蒙运动”是指何事?你如何理解它“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认识。
  • 16. (2018九下·合肥模拟) 历史上大国之间时敌时友,大国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了了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日之战】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美苏之争】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取代西欧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但它们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政治对立,“没有硝烟”的军事抗衡,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垂建》

    【世界之和】

    材料三:(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四:1945年年,中、苏、美、英等50个国家代表在旧金山召开了了联合国家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北师大版九年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

    1. (1) 请根据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关系的变化分别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的主要措施(两点即可)。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宣言签订的目的何在?材料四组织的成立,最早是哪次会议的决议?材料三及最早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两次国际会议,有何共同作用?
    4. (4) 根据以上近现代大国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 17. (2018九下·合肥模拟)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根据要求,探究下列问题。

    【真理之火不熄】

    材料一:

    【实践之力力铿锵】

    材料二: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材料四:多一些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生活中多一些民主、公开性和集体主义……总而言之,就是多一些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思想之光闪耀】

    材料五:1848年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170年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1. (1) 材料一的四幅图片,反映了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持何看法?请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20年代俄中两国各一个成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事例,并分别指出其历史意义。
    3. (3) 有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 (4) 综上所述,请你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