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18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28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七上·仙居月考) 《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D . 玉米
  • 2. (2022·长安一模)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韩非子 D . 墨子
  • 3. (2018九下·广东模拟) 某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出现这样两个镜头(    )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章。从史实来看

    A . ①②都正确 B . ①②都错误 C . ①正确,②错误 D . ①错误,②正确
  • 4. (2022七下·坪山期中)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 . 有利于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B .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 .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 5. (2018九下·东莞模拟)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 . 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 . 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 . 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6. (2018九下·东莞模拟)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下选项不适合“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是(    )

    A . (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 .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D . (郑成功)“开辟荆棘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7. (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 军机处效率低下 C . 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D . 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
  • 8. (2021·封开二模)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外来侵略的措施是(    )
    A . 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工业 B . 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 . 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 . 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
  • 9. (2018九下·东莞模拟) 某校学生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 . 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 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 10. (2019八上·无棣期中)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 11. (2024八上·封开期末)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黄埔军校的建立 C .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 国民政府的成立
  • 12. (2018九下·广东模拟) 《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这首歌歌唱的是(    )
    A . 平型关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淞沪会战
  • 13. (2023七下·莱芜开学考)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 .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 14. (2022·深圳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15.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出于(    )
    A .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 . “大跃进”的需要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 16. (2020八下·德江期末) 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 互助组 B . 农业合作社 C . 人民公社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 (2023·南谯一模)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公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 .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 . 实施残暴的统治 C . 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 .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18.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价的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宗教改革 C . 文艺复兴 D . 启蒙运动
  • 19. (2018九下·广东模拟)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民主和法制的先河。下列对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2018九下·亭湖模拟)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己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 . 废藩置县的成果 B . 文明开化的影响 C . 殖产兴业的成效 D . 对外扩张的结果
  • 21.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
    A . 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 . 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 . 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 .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 22. (2018九上·房山期末) 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

    A . 农奴制改革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赫鲁晓夫改革
  • 23.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
    A . 国家利益 B . 意识形态 C . 地缘政治 D . 社会制度
  • 24. (2019·深圳模拟) 《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
    A . 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 . “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 .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 . “冷战”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
  • 25. (2018九下·广东模拟) 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下列应对全球化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 B . 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C . 坐观全球化,实行贸易壁垒 D . 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综合题
  • 26. (2018九下·广东模拟)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均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片,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说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 (4) 材料四指的是哪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 (5) 图5,图6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6. (6)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 27. (2018九下·广东模拟)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从未忘记,这100年来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他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材料四: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五: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体现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这一格局被称为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的成立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要如何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