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5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2. 小明同学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其中搭配正确的有(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黄海大战

    ③李宗仁——平型关大捷      

    ④彭德怀——百团大战

    A . 一个 B . 两个 C . 三个 D . 四个
  • 3.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以下出现在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台湾岛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 5.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里的“皇上”是指(  )

    A . B . C . D .
  •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经历艰难曲折,其具体表现有(  )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陈独秀等人提出“民主、科学”口号,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②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朱德、刘伯承等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

    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④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7. (2016九下·安定月考)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创办轮船招商局 C .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 . 设立京师大学堂
  • 8.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 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 9.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 .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C . 五四运动     秋收起义 D .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 10.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震说:“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下列各项与王震所说的“左公”有关的是(  )

    ①收复新疆

    ②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③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④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2015八上·苏州期末)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2.

    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如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

    A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 签署了《双十协定》 D . 建立了新中国
  • 13. 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 .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 .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14.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

    A .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B . 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D . 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 15.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A . 多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B . 台儿庄战役的最新战况 C . 百团大战的战果 D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没有体现“新”的内容是(   )

    A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 C .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 .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17.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  统一  ──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中国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一传奇完成的标志是(  )

    A . 遵义会议召开 B . 陕北会师 C . 会宁会师 D . 强渡大渡河
  • 19. (2015八上·苏州期末) 如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 .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 20.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 .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 .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 .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 .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二、<b >判断题</b>
三、<b >填空题 </b>
四、<b >材料解析题</b>
  • 30.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 (1) 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后,这场战争是中国的开端。

    2. (2) 图二场景所示的事件之后,革命的领导人建立了(国家名称)。

    3. (3) 图三场景发生在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4. (4) 图四场景意味着统治中国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材料三:1936年10月21目,蒋介石对张、杨 (指张学良和杨虎城) 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我跟蒋显示 (指蒋介石) 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 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1. (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分析材料三,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促使国共两党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合作?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举一例国共两党除抗日战争之外的其他合西安事变;黄埔军校的创立,北伐战争作事件?

    4. (4) 联系材料四,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 32. 在学过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后,初二某个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

    学生甲:洋务运动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客观上毕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富强起来了,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乙:戊戌变法时,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导致失败。

    学生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其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学生丁:新文化运动后期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历史诊所:你能诊断出上述同学的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 请改正过来。

    2. (2) 为这位学生乙谈到的变法拉开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 (3) 丙学生提到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学生丁提及的新文化运动中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是谁?

    5. (5) 请结合材料并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实际,回答:对于之前的历史,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