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利用反应:6NO2 + 8NH3 7N2 + 12 H2O处理NO2。
II.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 −Q (Q>0) 。
III.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 CH3OH(g)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NO2浓度保持不变
c. 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简述选择此压强的理由:。
①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 , 将海水中的 Br- 氧化为 Br2 。
②用热空气将 Br 2 从上述溶液中吹出,并由浓 Na 2 CO 3 溶液吸收,转变为 NaBr、NaBrO 3和CO2 。吸收1 moL Br 2 需消耗 Na2CO3 moL。
③再将所得混合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浓度较高的溴水,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r-+ BrO3- +H + → Br2 +H2O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能增大NH4+的浓度,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 使NaHCO3结晶析出
写出反应Ⅱ、Ⅲ的反应类型:Ⅱ、Ⅲ
a.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常温下能与Na2CO3反应并释放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