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 A.探究铁钉发生析氢腐蚀 | B.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 C.对比Fe3+与Cu2+的氧化能力强弱 | D.探究乙炔的性质 |
实验方案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离子方程式为。
CaO2的电子式为。
取m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充分,生成的H2O2用c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VmL,则该样品中CaO2质量百分数为(含m、C、V的表达式)。
已知:I.RC≡CH+ (R、R´表示H或烃基)
II. +HI→ +CH3I
III. +HI+NaOH→ +NaI+H2O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属于醇类
b.苯环上取代基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
|
分别加入到如下试剂中 |
现象 |
i |
1.2mL0.1mol/LMgCl2溶液与0.8mL0.2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 |
i中现象为 |
ii |
2mL0.2mol/LNa2CO3溶液 |
产生大量气泡,并生成红褐色沉淀 |
iii |
2 mL0.2mol/L Na2SO3溶液 |
无气体,无沉淀产生,溶液黄色褪去 |
①学生甲对比分析发现Na2SO3具有不同于Na2CO3的特点,猜测实验ii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并取实验iii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而证明其猜测成立。
学生乙认同甲的猜测,但认为甲不能仅以产生白色沉淀作为判断实验ii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你是否同意乙的观点(填“是”或“否”)
②学生乙同样取实验iii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某一种试剂,观察现象,证明实验iii确实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实验原理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NaOH)/mol/L |
5 |
7 |
9 |
i:滴入几滴KSCN溶液 |
a.不变红 |
C.不变红 |
e.不变红 |
ii:先加入过量稀硫酸,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 |
B.不变红 |
D.变红 |
f.变红 |
资料: 新制Fe(OH)3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 Fe3++3OH- Fe(OH)3 H++FeO2-+H2O
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写出生成酸式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
②在捕集时有中间体NH2COONH4生成。现将一定量NH2COONH4置于2 L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 NH2COONH4(s) 2NH3(g) + CO2(g)。不同时间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
N(CO2)/mol | 0min | 0 | 0 | 0 |
2min | 6×10-3 | 1.8×10-2 | 5.4×10-2 | |
4min | 2×10-2 | 3.2×10-2 | 6.2×10-2 | |
6min | 2×10-2 | 3.2×10-2 | 6.2×10-2 |
上述分解反应△H(填“<”或“>”)0;在20℃,0-2min 内生成NH3的平均速率为mol·L-1·min-1。10 ℃合成NH2COONH4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①此法中还原剂为;根据右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单位时间内NO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的百分比) 的最佳条件是:。
②已知: N2(g)+O2(g)= 2NO(g) △H = +a kJ/mol
N2(g)+3H2(g) 2NH3(g) △H =-b k/mol
2H2(g)+O2(g)=2H2O(g) △H=-c kJ/mol 其中a、
B、c均为大于0。
则放热反应: 4NO(g)+4NH3(g) + O2(g) 4N2(g) +6H2O(g) △H=。
①CO(NH2)2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水和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将(NH4)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5,[已知电离常数K(NH3·H2O)=1×10-5]则该溶液中c(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