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18-08-16 浏览次数:2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知识积累与运用</b>
  •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qì)        立(zhù)     归(shěng)     浑身数(xiè) B . (chuàng)    跚(pán)      取(xī)        众目睽(kuí) C . (kǎi)       骗(kuāng)    挑(xìn)        尽职守(kè) D . (jí)         菜(qí)       曲(quán)       断壁残(yuán)
  •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因地治宜         正襟危坐         冥思遐想         一气呵成 B . 莫衷一事         根深蒂固         循章摘句         心会神凝 C . 诚惶诚恐         格物志知         一代天娇         鸦鹊无声 D . 独具慧眼         中流砥柱         囊萤映雪         略胜一筹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 , 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 B . 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 . 英国莱斯特郡6岁女孩汉默森患有自闭症,猫咪“图拉”和她形影不离 , 在“图拉”的日夜陪伴下,汉默森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 D . 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 .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 .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出并纠正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境。 D .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休。
  • 5.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 ④⑤②①③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①②③⑤④ D . ①③④②⑤
  •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 . 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
二、<b>说明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1) 选文第③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例子 B . 分类别 C . 打比方 D . 列数据
    2. (2)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间说明顺序 B . 空间说明顺序 C . 逻辑说明顺序
    3. (3)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是为了表明手机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不但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影响。 C . 本文从多个角度说明了手机给人类带来的害处,揭示了高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 D . “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中的“几乎”不能删掉。“几乎”一词表限制,若删去,句子意思就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秦将伐魏。魏王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子之行也。”魏王重为之约车百乘。

        ……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注】田文,即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 (1)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王之                  闻:听说 B . 寡人子之行也            愿:愿望 C . 燕王尚未也              许:答应 D . 王且何                  利:好处
    2. (2) 下面划线“之”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魏王闻 B .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 C . 恐天下将有大变也 D . 魏王重为约车百乘
    3.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③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四、<b >鉴赏与默写</b>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1) 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诗的画面。
    2. (2)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 (1) 槲叶落山路,。(温庭筠《商山早行》)
    2. (2)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3) 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4. (4)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 (5) 宁为百夫长,。(杨炯《从军行》)
    6. (6) 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7. (7) 后人常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两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8. (8) 《岳阳楼记》中“”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五、<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棉被里的日子

    丁立梅

        太阳照着,很好的晴天。这是深秋的天,有太阳的时候,天高云淡的。适合踩着落叶走,亦适合,晒被子。

        说起晒被子,小时的阳光,便穿透岁月而来。那个时候,人单纯得像玻璃娃娃,阳光照在身上,会发出晶莹的光。母亲把棉被,一条一条展在太阳下晒。母亲算不上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瘦,且黑,也没有飘逸的长头发。①可晒被子的母亲,浑身像罩着七彩呢,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动人。

        棉被的被面上,印着硕大的花,花瓣儿开得恨不得掉下来。我认不得那些花,可看着喜欢。也有喜鹊朝阳,站在花枝上,尾巴拖得长长的。被面的底色,大红或大绿,耀眼得很。阳光掉在上面,“嘭”地开了花。我把小脸埋在被子里,不肯抬起来。被子软软的,阳光软软的,像母亲的手掌心。母亲叫:“丫头,汗会蹭上去呀。”不听。母亲也不当真,任由我去。有时头埋在被子上,埋着埋着,就睡着了。四野静静的。

        那时乡村人家嫁女儿,嫁妆里,最出彩的,要数棉被了。②红红绿绿簇拥着,六条或八条,极霸气地耀了人的眼。乡人们围着看,对着被子评头论足,说厚了薄了或是多了少了。整个喜气洋洋全在棉被里藏。

        我结婚时,已流行丝棉被。薄薄的,轻软。母亲却噘着嘴说:“哪里有棉花的暖和?”执意给我缝新棉被。八床新被,四条大红,四条水绿,是我见惯的那种被面,上面开着大团的花,牡丹或芍药。也有喜鹊息枝头,拖着漂亮的长尾巴。被子艳艳地放在装嫁妆的卡车上,一路吸了很多眼光,听得路人说:“瞧,那些被子。”心里得意,我是被宠爱的女儿呀。这些被子,我一直盖到现在。虽说后来有了更好的太空被、鸭绒被,还是不舍得换掉它。

        天好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捧到阳光下,像我母亲那样,把它们一一展开来晒。被面上大团的花,就在阳光下盛开了,开得欢天喜地,我也变得欢天喜地。我一女友,有次来我家看到我晒的被子,她惊讶得两眼瞪得溜圆,而后叫了句,好乡气!我笑着不理她,乡气里缠着我小时的好,她哪里懂得。

        天阴过几天,突然放晴。母亲电话至。母亲说:“天好起来了,多晒晒被子啊。”母亲总是操着这份心,怕我不会过日子。她哪里知道,一个女人一旦走进婚姻,会无师自通学会做很多事,譬如,天好的时候,洗被子晒被子缝被子。

        现在,我的大花被在阳台上晾着。卖大米的从楼下一路叫过去。邻里的声音高高低低传过来。这是俗世,阳光照着,日子在棉被里安好。

    (选自《丁立梅散文》)

    1. (1) 文章围绕着“棉被里的日子”描写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请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写出三个。
    2. (2) 文章对景物或人物的描写极具感染力,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可晒被子的母亲,浑身像罩着七彩呢,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动人。

      ②红红绿绿簇拥着,六条或八条,极霸气地耀了人的眼。

    3. (3)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我笑着不理她,乡气里缠着我小时的好,她哪里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的。
    4. (4)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一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b >语言文字运用</b>
  • 12. 《朗读者》作为众多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已经流淌了好多时日。主词人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1. (1) 遇见是一种的缘分,阅读中你也一定遇见过让你怦然心动甚至改变你一生的一句话,请把这句话写下来,并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当时的感受。(要求50字左右)
    2. (2) 学校准备开展以“读美文,品人生”为主题的活动,你的好朋友佳佳很想参加,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她参加这次活动。
    3. (3) 《朗读者》第二期的主题词是“陪伴”,假如你是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至少用一种修辞,50字左右)
  • 13. 下文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2018年4月20日

    ①格式上:

    ②内容上:

七、<b >写作</b>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巧笑东邻女伴”,那眼神中是青春年少的天真和美好;“过尽千帆皆不是”,那眼神中是望眼欲穿的思念和失落;“醉里挑灯看剑”,那眼神中是英雄迟暮的不甘和无奈;“满眼风光北固楼”,那眼神中是收复河山的决心和豪情……眼神是心灵的投射,它或许是友善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落寞的,或许是坚决的。

    以“那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