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芜湖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3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2015八下·始兴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以3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m.撤去水平拉力后,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m后停了下来.则(   )

    A .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 C . 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 灯L1标有“6V 6W”字样,灯L2标有“12V 12W”字样,将L1、L2连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都能发光,则(   )

    A . 灯L2比L1 B . 灯L1、L2实际电压之比为1∶2 C . 若一电表示数突然减小,另两电表示数不变,则可能是灯L2灯丝断了 D . 若将灯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两灯都能发光,则实际功率之比为1∶2
  • 3.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4. 下列数据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 B . 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80℃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 . 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30m/s
  • 5. (2017·南山模拟) 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 .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 . 缸中金鱼“变大” D . 日食现象
  • 6. (2018八上·越秀期末) 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路灯 B . 路边的树木 C . 小明 D . 驶来的校车
  • 7. (2016八上·巴彦淖尔期中) 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 . 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 . 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二、<b>填空题</b>
  • 8.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电.该小球之所以带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了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 9.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
  • 10.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且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凹透镜上,经过折射后在距透镜L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宽度为b的光斑,则此凹透镜的焦距为

  • 11.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所做的功F1F2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选镇“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b >实验题</b>
  • 12. 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某学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

    ①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

    (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

    ②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

    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

    ③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kg;石块的体积是m3;石块的密度是kg/m3

  • 13.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 14. 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表一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1. (1) 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
    2. (2) 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s.
    3. (3) 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选填“大”或“小”).
    4. (4) 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则她在实验中应控制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相同.
  • 15. 图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 (1) 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   
    2. (2) 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在图象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过程.
  • 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名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10°),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实验过程中小名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把入射角增大到45°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40°时折射光线又出现了.他以为是实验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一切正常.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名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λ.听了老师的话,小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想知道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多少,玻璃和水的临界角相等吗,于是他重新进行了实验(从40°开始,入射角每次增加0.2°).下面是小名的实验数据:

    仔细考察小名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针对“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这一物理现象,给它一个合适的名字叫光的(全折射/全反射);   
    2. (2) 根据实验数据,玻璃的临界角水的临界角(大于/等于/小于).   
    3. (3)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反射光越来越(强/弱);   
    4. (4)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线(可能/不可能) 完全消失;   
    5. (5) 如图是一块玻璃三棱镜(等腰直角),周围是空气,一束光垂直于一个直角面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的光路图

       

四、<b >计算题</b>
  • 1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开关闭合后,电阻R1支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O.4A,干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为0.6 A.求:

     

    1. (1) 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 (2) 电阻R2的阻值;
    3. (3) 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 18. (2018九上·乐陵期末) 如图所示,甲为电路的连接情况,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乙为R3的I﹣U图象,电源电 压保持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片P在a端,则电流表示数为0.6A;若滑片P在b端,则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 (1) 电源电压.
    2. (2)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 (3) 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 19.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 (1) 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 (2) 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 (3) 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