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18-08-15 浏览次数:1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 20. (2018七下·惠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怎样的国家?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2. (2) 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请你举例说明。
    3. (3) 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 (4)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 21. (2018七下·惠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1. (1) 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3. (3) 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 22. (2018七下·惠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拾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一一以上材料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和议?“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影响。
    2.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你知道辽、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吗?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