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二上·浙江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备:防备 B . 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指自周以来的分封制 C . 于是大建孽而为诸侯      庶:众多 D . 而天卒不忍亡之          遽:立即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闻武氏杀其子孙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B . 盖智可以谋人,不可以谋天    缇骑按剑 C . 虑之未周欤                皆出于此乎 D . 而欲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虑论》是明代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史论。文章的开始先从“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谈起,并把这种现象和天道挂上了钩,这是作者立论的核心。 B . 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认为只要君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就可以保证国家不灭。 C . 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尽量发挥了他那犀利而坚定的文风,做到了既能说理透彻,又能通俗易晓,这在他评论前代帝王时可以充分看出。 D . 文章论证“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目的在于给明代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使之“深虑”长治久安的道理,并采取相应的办法。
    4. (4)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古 之 圣 人 知 天 下 后 世 之 变 非 智 虑 之 所 能 周 非 法 术 之 所 能 制 不 敢 肆 其 私 谋 诡 计 而 唯 积 至 诚 用 大 德 以 结 乎 天 心

    5. (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②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