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早期部分经历如下

    主要活动

    1878年

    到檀香山生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也开始接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1883-1884年

    回国,先后就读于广州、香港的西医学校,密切注视当时正在进行的中法战争

    1892-1893年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4年

    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改革主张,但被拒绝。自此,孙中山放弃了“医人”的职业,改从事“医国”的革命活动。11月,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

    2月成立香港“兴中会”,10月组织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

    1900年10月

    发动了惠州起义,由于政府破坏了孙中山接济起义军的计划,起义失败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告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阐述了民族、民权、民生思想

    材料二:关于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我们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外的责任,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都来解放。”

    ——孙中山

    材料三: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

    ——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年11月)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思想变化的历程,并分析孙中山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 (2) 从民族主义的内涵看,与以往孙中山的思想相比,材料二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三,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
    3. (3) 材料二,三中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