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展,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晚。“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一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下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梅!”儿子又一口,起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俩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很紧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要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人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 (1) 请你概括文中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总结

    2. (2) 父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什么?
    3. (3) 文中的儿子三次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的目的。
    4. (4) 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之情。
    5. (5)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 (6) 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长。

      D.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A . 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 . 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C . 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长。 D . 丰富小说的主题,增添小说的情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