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丰台模拟)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伟大建筑工程,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某历史社团开展了长城考察活动。

    【实地考察】

    材料一: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该段长城地势险峻,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这一段长城高大坚实,城墙外面用砖砌筑,里面夯土。城墙垛口高近2米,每一垛口设有瞭望孔与射击眼。城墙每隔一段,筑有敌楼和墙台,凸出墙身之外,高的叫敌楼,为士兵守望住宿的场所,低的叫墙台,为士兵巡逻放哨的地方。

    【文献研究】

    材料二:明朝称长城为边墙,它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整体工程始于明初,历时百余年基本完工。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

    【历史回望】

    材料三:1933年1﹣5月,中国军队在榆关(即山海关)、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长城要塞进行顽强抵抗,这一时期的战斗史称“长城抗战”。把守喜峰口、罗文峪的是第29军宋哲元部队,先头部队的旅长赵登禹在前线团长会议上说:“我军装备差,火力弱,有兵无枪,有枪缺弹,只是每人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我决心绕攻喜峰口敌人后方,痛痛快快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叫他们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坚决不(怕)死的勇敢部队。”会后,团长董升堂在当天黄昏带轻装步兵突袭日军骑兵宿营地。这一次胜仗挫伤了日军的气焰,“大刀队”的威名传遍全国。

    【成果运用】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序号

    内容

    标准1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

    标准2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标准3

    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标准4

    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1. (1) 依据材料一,把图片中A、B对应的长城结构名称填写在括号内。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明长城的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说出“长城抗战”体现的民族精神。
    4. (4) 从以上所有材料中选取恰当内容,说明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示例:标准1;理由:长城在中国古代起到了军事防御的作用,见证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5. (5)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长城保护与修复活动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请你参与长城保护活动,提出一项行动建议。

      要求:紧扣长城保护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