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金东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换糖

    刘国芳

        孩子跟着母亲去外婆家,路有点儿远,坐了一上午的车。才到不久,孩子就听到外面丁丁当当的声音。孩子走出来,看见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那丁丁当当的声音,就是这个挑担子的人敲出来的。孩子不知道这个人在做什么,就跟在后面。

        见孩子跟着,挑担子的人就说:“拿东西来换糖。”

        挑担子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

        孩子知道了,这是个换糖的人。孩子住在大城市里,没人换糖或者说没见过换糖的,现在听说牙膏皮也可以换糖,孩子就来劲儿了,孩子掉头就跑了回去。

        孩子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牙膏皮。

        随后,孩子得到很小的一块糖。

        把糖放进嘴里,孩子觉得津甜津甜。

        孩子吃着糖回家时,母亲很惊讶,说:“你吃的什么?”

        孩子说:“糖。”

        母亲说:“哪来的?”

        孩子说:“牙膏皮换的。”

        母亲听了,更惊讶,说:“那么脏的东西,能吃?”

        孩子的外婆也在边上,说:“那是麦芽糖,怎么不能吃?”

        第二天,孩子又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孩子知道换糖的来了,又跟在后面。

        换糖的人见孩子跟着他,就说:“拿东西来换糖。”

        换糖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

        孩子又跑回家,这回,孩子找了一块烂铁来。

        孩子又得到一小块糖,放进嘴里,孩子觉得很甜很甜。

        孩子后来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就会从家里找东西出来。好多次好多次以后,孩子就觉得家里再找不出什么东西来。没有东西换糖,孩子只能跟在后面。换糖的人见孩子跟着,就说:“拿东西来换糖。”

        换糖的人又说:“废铜烂铁、旧书旧报、牙膏皮都可以换糖。”

        孩子说:“没东西了。”

        孩子说着,仍跟在后面。

        孩子的母亲,这天看见孩子跟着换糖的,便把孩子拉了回来,说:“回去,不怕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呀?”

        孩子嘟嘟嘴。

        天天都有换糖的人到村里来,孩子也天天听得到丁丁当当的声音。这天,换糖人又来了,孩子仍像以前一样,又跟着。

        换糖的人出村了,孩子仍跟着。

        换糖人见孩子还跟着,就说:“你还跟着我做什么?”

        孩子笑笑。

        换糖人说:“你再跟就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孩子仍笑。

        换糖人见孩子不肯走,就放下担子,敲了一小块糖给孩子。

        孩子吃着糖,不跟了。

        换糖人走了,不见了。

        孩子这时转身想回家,但忽然,又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从另一边传来。孩子一听到这声音就来劲儿了,寻着声音过去,跟在后面。

        换糖人看孩子跟着,也说:“拿东西来换糖。”

        孩子说:“没东西了。”

        说罢,孩子仍跟着。

        天不早了。

        孩子这时离村远了,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但跟在换糖人后面,孩子一点儿也不害怕。天黑后,换糖人发现孩子还跟在后面,换糖人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还跟在后面呀?

        孩子笑笑。

        换糖人说:“现在天黑了,你住哪儿呀?”

        孩子说:“我外婆家住邓坊村。”

        换糖人说:“十多里,你怎么回去呀?”

        孩子没回答,仍笑。

        这天,是换糖人把孩子送回村的。一到村里,孩子就认识路了,孩子跑回家去。但到家后,孩子没看到一个人,外婆还有母亲,一个人都不见。孩子就害怕了,哇一声哭了起来。

        在孩子哭着时,孩子的外婆和母亲回来了。见了孩子,她们一把搂着,带着哭腔说:“你回来了呀,我们以为换糖的把你换了糖哩。”

    (选自《湛江文艺》2018年第11期)

    1. (1) 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金:小说以“换糖”为题,文中的孩子分别用什么东西来换糖呢?

      小语:我知道,孩子先用“①”来换糖,再找了“②”来换糖。

      小文:是的,小说中明确写了孩子两次“换糖”的事情,后来,孩子没有东西换了,但换糖人还是③

    2. (2) 联系上下文,揣摩相关句子,完成下列问题。

      ①小东要在课堂上朗读下面这段话,请你指导他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并简要说明理由。

      换糖人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还跟在后面呀?”

      孩子笑笑。

      ②文中6次出现了“仍”字,请结合文意,分析这个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 (3) 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说一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4. (4) 读了这篇小说,小金、小东、小语因小说主旨产生了分歧。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作出选择,并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

      小金:我觉得这篇小说在歌颂真善美。

      小东: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的其实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语:我觉得这篇小说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