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

    (1895=100)

    棉纺织业

    纱厂纱锭数(枚)

    14 653

    69 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产量(万包)

    2 047

    6 766

    330.5

    缫丝业

    出口量(担)

    3 039

    4 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 569

    45 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 943

    29 270

    368.5

    卷烟业

    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产量(万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产量(万吨)

    89

    145

    162.3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 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建筑用品;设备、器材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1903

    0.7

    14.3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16.0

    17.5

    17.0

    65.4

    82.4

    出口商品

    时间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4

    17.2

    11.9

    32.9

    6.8

    1910

    39.1

    0.7

    13.1

    14.7

    28.3

    8.0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 (2) 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