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宁波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智慧城市创建现状

    图1: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德勤《超级智慧城市报告》

    2012年12月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的条件,开始试点城市申报。

    2013年1月  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

    2013年8月  国家住建部再度公布103个城市(区县、镇)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首批90个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

    2015年4月  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300个。

    2016年  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开展对新型智慧城市自评估的过程。

    “十三五,将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元

    图2: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演进,德勤《超级智慧城市报告》

    智慧城市创建效益

        近年来,各国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的数字和互联网技术逐步融入城市系统,将实时透明的信息传递到用户指尖,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抉择;同时,也让城市管理者能够实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快速响应,提升城市竞争力;缓解因城市人口增长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压力,实现以可负担的成本改善生活质量的城市居民愿望。

        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建设也确实给城市带来了实际效益,比如经济增长、交通优化、医疗改善、犯罪预防、环境保护、失业率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已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在于先进科技,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的智慧城市创建

        我国目前已实现智慧城市多领域开发。通过收集和开发城市居住者在使用城市基础设施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在挖掘和分析之后将结果反馈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是智慧城市的有效支撑,机构获得全面、越实时,它们就越有能力观测事件发生的详情、分析需求模式的变化,从而采用响应更及时,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并配合以智能工具可以实现城市的交通优化、医疗改善、犯罪预防、环境保护等多重城市治理的目标,也可以节省城市居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甚至加强居民的社会关系。比如,在成市生活领城,广泛在车辆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是智能地图的数据来源,反映在用户的终端上,可以提供道路实时拥堵状况的参考;家用安全系统能检测室内湿度、温度、天然气浓度,以及摄像头记录到的异常信息,并通过手机终端提醒户主;医生用智能技术跨区域操控机械手臂完成手术,改善空气治理方式……

    小甬、小真、小智、小慧读完材料后提出了见解和困惑,请你和他们一同讨论。

    1. (1) 【初读·判】以下是四位同学初读文章后的看法,你认为与文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小雨: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历史潮流。 B . 小真:我发现近年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创建速度快、规模大。 C . 小智: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能提升城市竞争力,但运行成本较高。 D . 小慧:我认为采集和运用城市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有力支撑。
    2. (2) 【细读·释】从编辑文章的角度来看,小面认为“智慧城市创建现状”这一板块内容是多余的,你是怎样认为的?并阐述理由。
    3. (3) 【深读·探】这篇文章将刊登在《百科知识》杂志上,下面是小真和小智提供的标题,你认为谁的标题更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阐明理由。

      小真:智慧城市“智慧”在何处

      小智:城市走向智慧化管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