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 , 儿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乙】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 , 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 , 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哽,如影历历,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ī  ní)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 , 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 , 犹尚殗殜 , 无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袁枚《祭妹文》)

    【注】①九原:指九泉,黄泉等。②殗殜(yè dié)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

    1. (1)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迨诸父爨(分开)             适先生(zhà)户入(打开) B . 已为墙,凡变矣(两次)       如影历历,取便逝(靠近) C . 后五年,吾妻来(回娘家)     后虽小(病愈) D . 吾家读书久不(奏效)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打听,探望)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某所,母立于兹           一家瞠视 B . 成,则可待乎           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 C . 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闻两童子音琅琅 D . 吾妻死之年手植也         犹尚殗殜,无娱遣
    3. (3) 下面有关两段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一中“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有过渡之用,“然”字转折,承前文“多可喜”引出下文可悲之事,诸如叔父分家、回忆已故母亲和祖母,均以“悲”贯串,但描述与妻子在轩中生活有欢喜之色。 B . 选文一结尾作者睹物思人,以含蓄深情的笔法,结束全篇,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C . 选文二中,作者回忆童年与妹妹一起生活的琐事时,信手拈来,清灵隽妙;悲悼妹妹的遽然长逝时,又字字玑珠,句句血泪,真挚动人,感人肺腑。 D . 两篇选文共同的特点是“寓真情于家常琐事的娓娓叙述之中”,两位作者都以白描式的笔法描述了最令自己感动的那些言语与细节,让自己的忆中人跃然纸上,赢得了读者的感情共鸣。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