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与书本不同,互联网已被普遍视为个人记忆的替代物,而非补充品。这种情况源自一个隐喻:人脑和电脑的本质相同。这大概是所有关于人脑的错误论断中涉及最广、危害最大的一个了。如果此言成立的话,记忆不仅丧失了神性,也丧失了人性,记忆女神变成了一台机器。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那些极力鼓吹把记忆外包给互联网的人被一个比喻误导了,他们忽视了生物记忆的有机性质——对记忆内容的每次回忆都会重新启动巩固记忆的完整过程。换言之,生物记忆是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而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记忆内容则是静态的比特形式,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论何时,只要一上网,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奔涌而来,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过重的负荷,也会导致大脑颞叶难以专注于任何一件事,巩固记忆的过程因而难以启动。我们的大脑在越来越依赖网络的过程中变得善于遗忘,因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已经变得空前薄弱了,我们逐渐丧失了对思考内容和思考方式加以控制的能力,关注对象的选择往往是被动的,更可怕的是对于这一事实许多人竟然浑然不知,因为关于以上种种的自我意识在上网时已灰飞烟灭。没有专注,便没有记忆,神经学家对于人脑细胞级和分子级工作机理的有关研究与发现着重指出了这一点。

        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作为文化支撑的集体记忆。鉴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在表现和设计未来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的神经突触中得以支持和延续。把记忆任务推卸给外部数据库,并不仅仅危及个体的深度和独特个性,还会危及我们共享的社会文化的深度和独特个性。美国剧作家理查德·福尔曼警觉地道出了潜在的危险:“随着我们深厚文化遗产的内部库存日渐枯竭,我们面临着变成扁平人的危险,我们访问那个规模庞大的信息网络时,仅需点击按钮即可,可谓广阔延伸但极其稀薄。”

        无论如何,人类文明不只是互联网所承载的全世界信息的总和,也不只是可以简化为二进制代码并上传至互联网的所有内容。人类文明要保持勃勃生机,就必须在每一代人的所有成员的头脑中重建。如果把人类的记忆通过“外包”的形式托付给互联网,那么人类文明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选自吴靖《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有删改)

    1. (1) 下列有关“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脑记忆拥有存储于电脑中的记忆所不具备的生物记忆的有机性质。 B . 人脑对记忆内容的每次回忆都会重新启动巩固记忆的完整过程。 C . 电脑记忆的过程是静态的而且无法更新,与人脑记忆有天壤之别。 D . 大脑颞叶难以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时,巩固记忆的过程就难以启动。
    2.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人脑在依赖网络的过程中变得善于遗忘,因而其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就变得空前薄弱了。 B . 神经学家对人脑细胞级和分子级工作机理的所有研究都表明:没有专注,便没有记忆。 C . 互联网承载着来自全世界的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这些网络信息的总和即是人类文明。 D . 人类文化在人类神经突触中得以支持和延续,是因为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集体记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