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上·诸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材料一

        国际科幻小说大奖“雨果奖”颁奖典礼于8月下旬落下帷幕,NK杰米辛的作品《巨石苍穹》摘得桂冠,令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别再次引起全球读者关注,将视线转向中国,中国科幻文学近年来在国际上表现抢眼,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作品《三体1》(英文版)获得“雨果奖”;2017年,《三体Ⅲ:死神永生》(英文版)再次入围“雨果奖”,虽然最后与奖项擦肩而过,却仍旧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范围内愈发受到重视。

        获得“雨果奖”后,包括《三体》系列小说在内的中国科幻文学作品迅速引起国际文学市场关注,这其中也包括德国。2017年2月,郝慕天翻译的德文版《三体1》登上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位列平装虚构类作品第四名,2017年6月,德文版《三体1》获德国重要科幻文学奖项、库尔德•拉西茨奖最佳外国小说奖。2018年3月12日,由白嘉琳译成德文的《三体Ⅱ林》在德国出版,这译成德文后长达80余页的中国小说,很快也登上《明镜》周刊。

        (摘编自顾牧《中国科幻小说在德国》2018年9月9日人民网)

        材料二: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表格来源于20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換成女的,老的換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晨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材料四: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系列作品两度入围世界科幻小说最高荣誉雨果奖,一次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然而,他却认为自己的风格已经过时,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现另一种面貌。与刘慈欣所代表的传统科幻路数不同,近年来热卖的美国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系列采取了“弱奇幻”的创作手法,另外,8月11日获得雨果奖的《方尖碑门》也是如此。虽然作品设定在某个神秘的星球,但很多内容实际上是在描写地球上的阶级压迫,从这些年雨果奖入围作品来看,现在美国很多科幻、奇幻类小说更关心现实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社会伦理的影响等等,并国绕这些主题,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叙事结构和写作风格。

    (摘编自《传统科幻小说难觅出路》2018年8月15日新华网)

    1. (1) 下列对材料中“科幻小说”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小说凭借科幻大奖“雨果奖”的评选迅速引起国际关注,成为最热文学样式。 B . 科幻小说的题材、思路与内容,是决定其最终能否达到较高创作境界的重要因素。 C . 科幻小说是基于科学构思,借助于人文这一题材来展现科学精神的一种文学体裁。 D .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优秀科幻小说采用的是“弱奇幻”的手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在国际文学市场上的抢眼表现,也可以看出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 B . 我国科幻小说大多属于传统科幻小说,不仅作者的创作水平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且创作数量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C . 科学与人文是科幻小说的两翼。“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要想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根本要旨在于展现人文精神。 D . 纵观国内与国外、传统与潮流科幻小说,从表面看是叙事结构和写作风格的差异,实际上则是创作理念与主题的区别。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未来发展我国科幻文学的对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