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下·河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

        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栗,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宋粮仓名)、敛富民,为鱣粥之养,出糟糠之馀,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光百有馀年,四境之透者至万馀里,其同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渭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内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肘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来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后虑,见史而后救。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巳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木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共亮之。某再拜。

    (逃自《王文公文集》,有刪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以存活之            所以:……的原因 B . 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 孟子论而之            非:错误 D . 以说阁下再矣          干:干谒,求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某尝闻善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    父母宗族,皆戮没 B . 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焉用亡邦陪邻 C . 见患后患,见灾而后救              有怠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D . 某固非荀有觊阁下者也              以勇气闻诸侯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B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C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D .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4. (4) 以下句子全都属于王安石认为的“非治国养民之木”的一组是(    )

      ①发常平、敛富民,为饐粥之养

      ②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巳被野矣

      ③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④移粟以救饥馑

      ⑤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⑥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

      A . ③④⑥ B . ①②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⑥
    5.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龚舍人曾给王安石写信陈述他的救灾方略,王安石认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法,因此在给龚舍人的回信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B . 作者认为三王五帝之世,也有灾荒饥馑,但却能保证百姓的生存,是因为有完善的政策和充足的储备。 C . 作者在文中明确地指出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远之法,同时强调了自己倡导的新法的积极意义。 D . 作者认为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6. (6)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②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③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