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9七下·湘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梓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不可得

      于沙上

      ③可据理臆断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则故事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臆断。 B . 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C . 本文文笔简约精粹,说理明畅透辟,故事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D . 文中的寺僧和讲学家都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他们会出错是因为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