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二下·平顶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者,生而有之也。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篷,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晓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青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金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B .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C .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D .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寻,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十寸为尺,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中十寻是言其高。 B . 缣素,指供作画的细绢,也指书册或书画。缣是双丝的缯,素是本色的生绢。 C . 大夫,封建时代指那些居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知识分子。 D . 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常为两个字,一个皇帝只可有一个年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与可画论高明,画技高超。他在画竹前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然后一挥而就,力求神似;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涌进他家里求画。 B . 文与可淡泊名利,不喜应酬。他不愿给人画竹,就把自己厌烦的求画者的丝绢抛在地上,骂道要用它做袜子;还让求画者找苏轼画竹。 C . 文与可情趣高雅,机敏智慧。他与苏轼书信往来,诗画相和,妙语连珠;把自己的画作《筼筜谷偃竹》赠给苏轼,证明竹有万尺之势。 D . 文与可旷放直率,豁达爽朗。他携妻子游山,自备晚炊,烧竹笋吃晚饭时,打开信封看苏轼的诗,不禁大笑,口里的饭喷得满桌都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②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