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湘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思考艺术社会角色的扮演,既要追踪艺术起源与本质的问题,又要关注艺术与社会制度以及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话题,不同时代的人们都有对艺术起源进行过相关思考。上古时期,人们习惯于将某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归功于某位英雄或神人,比如中国古代的“仓颉造字”“伏羲创画八卦”“女娲抟土造人”(远古制陶业的反应)等神话传说即是如此。后来,人们逐渐本能地认识到,艺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某种情感表达或情绪释放的需要。《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中国古代关于艺术本质的思考,相对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不太习惯过于形而上的思考。而西方在这方面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的论点。柏拉图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自然是对理式的模仿”。等到宗教神学笼罩的漫长中世纪结束之后。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艺术的主体价值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灿烂释放。中国文化由于具有早熟性,艺术的独立也要提前一些,如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走向独立。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中国书法艺术的成熟也是这一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家为后世书法树立了高山仰止的艺术标杆。

        自在、自足、自由、自律的精神和意志,是艺术生命中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部分。孔子曾经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间接地道出艺术的主要价值在于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南朝画家王微在《叙画》中所说的“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亦是如此,突出了艺术给人精神上带来畅快感与自由感。西方也有类似的理解,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某种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即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艺术越往后发展,它的这种主体性价值就会越加凸显出来。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说:“宗教是靠着自然美而维持着它们的实力存在。现在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他提倡以艺术教育来破除对宗教的迷信。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活动建构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世界,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指导意义。

    (摘编自徐妍《浅谈艺术社会角色的扮演》)

    【注释】①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关于艺术的本质的思考,中国人还不习惯过于形而上的思考。 B . “仓颉造字”等神话传说,说明人们习惯于把艺术的形式创造归功于英雄或者神人。 C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是“由于模仿自然”,而“自然是对理式的模仿”。 D .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构建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世界,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既论及了艺术的起源与本质的问题,又分析了艺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B . 文章引用《毛诗序》论证了艺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某种情感表达或情绪释放需要的观点。 C . 三、四两段运用对比法,将中西方在艺术的本质和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关系上的观点进行对比。 D . 文章先提出观点,后从三个方面阐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说服力很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诗序》的文字暗示了艺术并非英雄或神人创造,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B . 艺术具有使人获得精神上自由的主体价值的特点,所以不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在精神上是不自由的。 C . 中国的书画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走向独立,比西方艺术价值的灿烂释放早了将近一千年。 D . 西方艺术的主体价值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灿烂释放,可以推知之前的文化艺术为宗教所禁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