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永州期末)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有删改)

        (二)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屈平曰:“怀王以不知患臣之分,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三)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儿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通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B .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C .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D .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贯六艺“与“六艺经传”中的“六艺”均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 . “乞骸骨”是指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 . ”令尹”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楚武王时设置令尹,入则领政,出则统军。 D . “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奏章的一种,一般用于较大的事件。本文中是上表的意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衡不慕名利、淡泊恬然。用“不行“不就”“不应”等不事雕琢的语言,展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 B . 张衡讲究政治策略,政绩卓然。他出任河间相时,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然后把他们逮捕、拘押起来,官民都很敬畏他。 C . 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矢志不渝。他在作品中再三表达了报国兴邦的愿望,终因子兰在顷襄王面前的诋毁而再遭流放。 D . 沈括在与辽国谈判的过程中,据理力争、毫不让步。先是去枢密院查找关于边界商定的文件;谈判时,又让随行人员背诵相关文件加以应对。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②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