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舜禹之事

    (唐)柳宗元

        魏公子丕,由其父得汉禅。还自南郊,谓共人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由丕以来皆笑之。

        柳先生曰:丕之言若是可也。吾见笑者之不知言,未见丕之可笑者也。

        凡易姓授位,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而前者忘,后者系 , 其事同。使以尧之圣一日得舜而与之天下能乎吾见小争于朝大争于野共为乱尧无以已之。何也?尧未忘于人,舜未系于人也。尧知其道不可,退而自忘;舜知尧之忘己而系舜于人也,进而自系。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积十余年,人曰:“明我者舜也,齐我者舜也,资我者舜也。”天下之在位者,皆舜之人也。而尧隤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或曰“耄矣”,曰“匿矣”。又十余年,其思而问者加少矣。至于尧死,天下曰:“久矣,舜之君我也。”夫然后能楫让受终于文祖。舜之与禹也亦然,禹旁行天下,功系于人者多,而自忘也晚。益之自系亦犹是也,而启贤闻于人,故不能。夫其始系于人也厚,则其忘之也迟。不然,反是。

        汉之失德久矣,其不系而忘也甚矣。宦、董、袁、陶之贼生人盈矣,丕之父攘祸以立强,积三十余年,天下之主,曹氏而已,无汉之思也。丕嗣而禅,天下得之以为晚,何以异夫舜、禹之事耶?然则汉非能自忘也,其事自忘也;曾氏非能自系也,其事自系也。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其忘而系者,无以异也。尧、舜之忘,不使如汉,不能授舜、禹;舜、禹之系,不使如曹氏,不能受之尧、舜。然而世徒探其情而笑之,故曰:笑其言者非也。

        问者曰:“尧崩,天下若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三载。子之言忘若甚然,是可不可欤?”曰:是舜归德于尧,史尊尧之德之辞者也。尧之老更一世矣,德乎尧者,盖已死矣,幼而存者,尧不使之思也。不若是,不能与人天下

    【注释】①忘:遗忘:系:拥护。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者舜也     明:引导 B . 舜之我也     君:君主 C . 旁行天下     旁行:走遍 D . 而禅       嗣:继示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问的一组是()
      A . 吾知矣                俯察品类 B . 夫其始系于人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C . 然而世徒探其情笑之    拔剑撞破之 D . 天下丧考妣            亡郑以为东道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曹丕受禅后,走下禅坛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后世的人讥笑曹丕不懂舜禹之事,可柳宗元不这样认为,他说曹丕这样说是可以的。 B . 柳宗元认为在改朝换代的情况下禅让帝位,它所遵循的原则是不一样的,但面临前代帝王已被人们遗忘,维承的君王已被人们拥护的情况是相同的。 C . 汉朝的帝王不能像尧舜那样自愿让人们忘记,曹操父子也不能像尧舜那样使人们拥护自己,但曹氏父子因建立的功绩而获得了人们的拥护。 D . 本文不讲众所皆知的“退位让国”的缘由,而是别出心裁地陈述让位者和受禅者之间有计划的事先准备,夹叙夹议,将“禅让有理”论述得透彻明白。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使 以 尧 之 圣 一 日 得 舜 而 与 之 天 下 能 乎 吾 见 小 争 于 朝 大 争 于 野 其 为 乱 尧 无以 已 之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或曰“耄矣”,曰“匿矣”。

      ②不若是,不能与人天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