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上·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奕字纯臣。第进士。崇宁,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入对,徽宗问行期,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帝悦。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时朝廷将遣兵逐捕,奕条上方略,请罢勿用,而自计讨贼,不阅月可定。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宰相主抟策,数月不效,卒用奕议,悉降之。擢监察御史。亲祭北郊,燕人赵良嗣为秘书丞侍祠,奕白其长曰:“今亲卫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国降子,顾得预祠事,可乎?”长用其言,具以请,不报。阳武民佣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杀之,而赂其夫使勿言。事觉,府县及大理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自何承矩创边地为塘泺,有定界。既中贵人典领,以屯田开拓为功,肆侵民田,民上诉,屡出使者按治,皆不敢与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诏罢屯田。加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入为开封少尹。故时大理、开封治狱,得请实蔽罪,其后率任情弃法,法益不用。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从之。迁光禄卿、户部侍郎。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寇平,论劳增两秩。还为户部。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即自劾不称职。诏徙奕工部。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封,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岁凶多盗,不当请封。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获免。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B .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C .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D .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路是宋朝行政区划名,河北路地处北宋北部,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B . 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机关,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 C . 秩指年终考评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文中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职级别。 D . 封指封禅,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地,禅指祭天。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奕善用策略,剿灭贼寇。西部出现盗贼,朝廷派兵追捕无效,最终采用虞奕计谋,降服了盗贼;睦州出现叛乱,虞奕因平定贼寇有功而加官。 B . 虞奕忠于职守,尽心履职。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虞奕对秘书丞赵良嗣以降臣的身份陪同祭祀提出质疑,得到上级长官支持,此事得以上报朝廷。 C . 虞奕秉公执法,据实断案。阳武富家子对民妻欲行不轨,未遂而杀人,府县及大理官员受贿后枉断官司,虞奕接受诏命据实审案,涉案人员最终伏罪。 D . 虞奕仗义执言,奏罢屯田。中贵人以屯田开荒邀功,侵占民田,激起民愤,虞奕不顾前来查处的使者阻拦,上疏反对屯田,朝廷最终取消屯田制。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②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